首先是数码单反市场(包括微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整体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蓝色上升斜线。但是在其中,代表尼康的黄色线条却始终以一条水平线姿态出现。这很明显意味着可换镜头市场随着其他厂商微单产品的加入,尼康在整个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换言之,增长出来的这部分业绩实际是那些微单企业贡献的;第二张图片则显示以红色为标记的轻便型数码相机市场(消费DC)在2011年1月之后就逐渐进入不增不减的平衡状态;而第三张饼图则显得相当重要:根据GFK数据,目前在DSLR领域中尼康占据41.4%、佳能占据46.6%的市场份额,这两家竟然就吃掉了近9成的DSLR市场份额,而索尼却还要再咬掉8.1%。但是,这张看起来很美的饼图实际应该是没有将微单类产品(无反光镜)列入其中,否则我相信C/N的市场份额经肯定会被索尼、松下、奥林巴斯甚至三星占据掉很大部分。所以,在列举了从松下到奥林巴斯到三星到索尼到宾得(Q)的所有市场无反光镜企业产品发展历程后,尼康方面给出了自己的1系列解决方案。
尼康是这样定义自己的产品市场的——这是一个既不同于数码单反,也不同于轻便DC的全新市场。不过,我很好奇,难道尼康所说的不正是其他厂商已经开拓了的微单市场吗?尼康认为其他品牌的微单产品多是以“单反辅机”的身份出现,而尼康则觉得自己的产品是全新的,不从属于某一种产品的。尼康认为自己的产品的主旨是方便用户将自己的感动和心情传递给他人。说实话,我对于这个理念并不是非常的理解,尽管这个理念无论是从字面本身还是从其内在含义都相当动人,但“尼康1”系列相机本身并没有带有WIFI或者蓝牙无线传输功能,它所倡导的分享和传递更多的还是在理念层面上而非有实际的技术支持。不过尼康认为自己的相机依靠全新CX幅面(2.7x倍率 13.2*8.8mm面积,比M43小但比消费DC大),实现了相机在尺寸、画质方面的平衡。而在命名方面,尼康1系列相机的中文名字是“可换镜数码相机”(英文是‘Advanced Camera with interchangebale lens’A-CIL),我们并不清楚它的定位会落在DSLR/微单还是消费DC这一边。或许,如果说M43还是向我们传统意义上采用较大感光元件的DSLR更偏一点的话,那么"尼康1"是真正落在两者之间的产品。
毫无悬念的,尼康还是动用王力宏来作为新产品的代言人。按照尼康的说法,本机将会在10月20日开始上市,并大力推广以白色为主打,以其他颜色为辅助的新产品阵列。主要包括2款新机、4款新镜头以及若干官方配件如外闪、GPS模块、皮质肩带等等。
第2页 尼康1两款新机的技术特色
由于本站DC编辑同事已经在着手准备对索尼J1/V1的发布会现场试用报道文章,所以我就不打算说太多,主要是谈谈自己对于两款新品的了解吧。
首先是外观。从理论上来看,既然尼康采用的感光元件规格要比M4/3还要小,所以尼康完全有理由推出比松下GF3更小巧的产品。但是由于我们目前还不知道CX格式的具体技术细节(比如实际尺寸啊、法兰距啊),因此我们最终并不清楚为什么J1的实际尺寸并不是特别特别的小巧,而是与索尼NEX-C3体型相当。当然了,我们认为过于小巧的提醒肯定不方便握持,因此目前尼康1系列两款相机的虽然并没有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迷你,但也的确非常便携。由于感光元件变得更小,因此镜头则也相应的会缩小。比如我们这里有NEX-C3和尼康J1的对比图片——机身看起来尽管差不多大,但如果算上镜头体积你就会发现尼康新产品在便携性方面的优势。要知道,我们和NEX-C3对比使用的还是一款中长焦镜头,如果是真正的套装头的话整个机身体积还会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