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及手感
这是小妹的手,放了 Pentax Q 还能看到很大部分的手掌。
Q 的外形以复刻设计,采用镁合金外壳及仿皮革纹理,仿如一部从前的 110 菲林相机,正面可看到明显的握把、前方转盘及闪光灯,右上角的模式转盘较一般相机厚,唯转动时较难推。机顶的快门键非常突出,机身细小的 Q 已内置闪光灯,但机顶仍设有闪灯热靴,可使用 Pentax 原厂闪灯以扩展这部玩具 Q 的拍摄范畴。除了前方转盘设于机身的左方之外,播放模式键及闪灯皆在机顶热靴左面。
机背其他按键的大小与 DC 相同,男生们或会觉得按键稍细一点,女生使用时则觉得大小适中,Q 明显是一部偏向女生巿场的机种吧。电池位于左机侧,记忆卡则在右机侧,机底的三脚架孔置于中央,整部机的感觉相当平稳。握着 Pentax Q 突出的手把相当稳妥,并会感到一定的重量,虽然 Q 机身细小,但连电池及记忆卡合共 200 克,不如一般 DC 那么轻薄,配合 5-15mm f/2.8-4.5 变焦镜头使用,平衡感轻微下降,总言之整体的手感较想象中好。
前置转盘刻有数字,不过大部分使用者调校设定时都不会望着转盘吧。XD
机顶设有闪灯热靴,晚上拍夜景亦相当方便。
机背边缘位置亦微微突出,加强整个机身的手感。
操作
基本上大部分按键都设于右方,单手操作时尚算方便,当我们需要切换到播放模式,让内置闪灯弹出,或于前方转盘切换功能时,手掌较大的男生们可以用右手拇指在机身左方操作这几个功能,使用 8.5mm f/1.9 标准镜头时就能像 DC 那样做到单手操作了(使用其他镜头时需要利用左手作变焦或手动对焦吧),喜欢回看相片的使用者或会觉得有点麻烦哟。顺带一提,即使没让内置闪灯弹出,于拍摄设定内开启闪灯后都可自动运作,这弹出闪灯功能的主要用途,是让使用其他接口镜头时使用,所以并不能跳灯之用啊!
另外,虽然快门键相当突出,但二段式快门并不明显,常常让使用者不知何时半按了快门作对焦及测光,甚至较 D7000 的快门差,最初使用时有点不是味儿。由于模式转盘设于容易转动的右上角,为防止不慎改变模式,较一般转盘难推,而后方转盘较窄,相对易推。至于接口操作上,机身众多功能按键,让用户在设定时一步到位,进行基本拍摄设定时无需进行多个步骤,较其他细小的 EVIL 相机如 Sony C3 方便,可惜机身如 DC 般细小,按键亦相对细小,相信男生们使用时需要时间习惯。
闪灯快捷键未提供曝光值设定,要在 MENU 内预先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