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X10和X100机身正面一个显著不同在于一个是闪光灯外置,一个是闪光灯弹出。富士方面一直在内置闪光灯的效果优化方面做的很出色(官方名称是‘超智能闪光’),特别是在逆光补光或者夜间室内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富士相机很难出现闪光不足或者光太过分导致人物脸孔发白的情况。富士X10的这个弹出式内闪指数不详。从规格表上看最远能打到7m远,但这是在ISO800下达到的成绩,实际估计也就和其他消费旗舰DC内闪功率差不多吧。
富士X10机身顶部也有和X100同样的那个古色古香的富士龙铭牌,不过受到产品定位影响,这个铭牌当然无法做到X100那样的蚀刻+人工釉料填入了,而只是简单的油漆印刷。不过,它旁边的FUJIFILM X10字样倒是下陷的刻字,应该不会有磨损之虞。机身顶部模式拨盘上还有EXR选项,这一点稍后会提到。另外,新款的EXR CMOS也支持1080p 30fps的视频拍摄,在这一点上,似乎X10要比X100更“高端”一点。
高端的富士X100以其混合式取景器为重大卖点,而富士对于X10的光学取景器也下了很多功夫,在官网上对这个部分的介绍几乎可以用“浓墨重彩”来形容。简而言之,富士X10的这个取景器采用全光学玻璃材质制造,比竞争对手的树脂材质用料更猛;这个取景器拥有比竞争对手(说白了就是佳能G1(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2)更大的视角和更高的亮度。从宣传角度来看,富士X10的这个取景器又大又亮,即使是他们的广告人物在拍摄照片时也一律都采用使用取景器拍摄的造型出镜。
不过,我对于这个取景器内没有能用光学蚀刻或者液晶投影的方法显示出对焦点、对焦框范围而表示遗憾。事实上,这个取景器里除了一个空白的画面外没有任何其他显示——即使是合焦成功与否的黄、绿色提示灯也没装在取景器内,而是靠机身背面Made in Japan logo旁的一个小LED灯孔而替代。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承认富士的确在这个光学取景器上下了功夫用了心思,但很抱歉,我并没有因此而领情。可能除了节电外,我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可能会主动去使用这个取景器而不用机背上的2.8寸46w像素LCD。
其他方面,本机机背的按键布局与富士X100基本一致。唯一的例外是富士X100是将方向拨盘“下”定义为 WB 白平衡设置,而在X10身上,这个功能键被移动到了LCD左下方。其他功能键包括AE、AF、驱动方式、菜单/OK等等都在相同的位置上。使用过富士X100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迅速掌握对X10的操作。
之前在没有更新固件前,富士X100的微距操作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噩梦:每次启动微距模式就要按好几次键确认,而一旦回放过照片,已经启动的微距模式又会被关闭。而富士X10自然不会有这个问题,只不过开启微距功能后你还得在“超微距”和“普通微距”中进行一个选择。另外,在菜单方面,可能是之前被用户吐槽太多,富士X10的菜单结构虽然整体上也沿用了X100的拍摄、设定两大列模式,但一些具体项目有所微调。比较典型的就是将原来那个让人匪夷所思的“ISO设定”与"ISO自动"分属两大栏目下相差八只脚的设计重新改回“ISO设定(自动)”这个统一栏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