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最近做了个头部磁共振,显示:1、右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基底节和枕顶叶交界处少许缺血灶;2、右侧放射冠区陈旧性脑梗;3、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4、轻度老年脑改变,脑白质变性;5、部分空蝶鞍。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对身体有什影响 ,后果是什么?需怎么治疗?

1、右侧半卵圆中心、左侧基底节和枕顶叶交界处少许缺血灶;

缺血灶,多为脑缺血或梗塞所致,如病灶较小,部位2个以上,为

多发性腔梗(腔隙性脑梗塞)的表现。

治疗:

可按脑梗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如可用血塞通静滴;阿斯匹林、血塞通胶囊、脑心通等口服。

2、右侧放射冠区陈旧性脑梗——说明为以前有梗塞史,现在已属于陈旧病灶。

治疗同上。

3、右侧上颌窦粘膜下囊肿——上颌窦是鼻窦的一部分,为鼻窦粘膜囊肿,由鼻窦内腺体阻塞所致。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治疗鼻炎,鼻窦炎,保持鼻腔通畅,必要时手术摘除。

4、轻度老年脑改变:

主要是指老年性脑萎缩的改变,是指CT或核磁表现为,脑皮层萎缩、脑回变平,脑裂增宽、沟回增深增宽、脑室、脑池扩大等。

脑白质变性——即脑白质疏松,也是老年人的一种脑退行性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防治方法:

改善脑代谢药物: 银杏叶片、脑复康、脑复新等口服。也可按疗程输液治疗,常用药物如脑复康 、脑活素等。

5、部分空蝶鞍:

正常的蝶鞍内由垂体占满,但某些人蝶鞍腔内垂体组织缩小,部分被一“囊泡”所占据,这样情况为“空蝶鞍”症。

原因:

1、先天性形成;

2、是某种生理或病理内分泌改变的因素所致,如因妊娠时垂体增大,产后缩小所至致的空鞍。高血压、肥胖、颅内压增高等,也有利于空鞍形成。

临床表现及治疗:

可有头痛,或内分泌失调症状,或出现视野缺损。无症状者不必治疗;症状明显可以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