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IQ180采用了加拿大Dalsa传感器并且在画质上直接超越了柯达产品意味着柯达出局不远了
此外在柯达一直颇有自信的120相机市场上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动,很多120数字相机和数字后背厂商都纷纷抛弃了老伙伴柯达,转而选择其他企业的产品。飞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其IQ180代表了目前645数字相机的画质最高水平,而这款产品的传感器却来自加拿大Dalsa达尔萨,飞思、哈苏的叛逃使得柯达在民用市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卖机卖芯还卖啥 自信自负不好活
不好过也就罢了,如果励精图强仍然还有可以挽回的机会,不过柯达这样做了吗?没有!柯达选择了甩掉包袱轻装前进,首先是炸掉了自己的打印机工厂,毕竟打印机业务对于柯达来说除了烧钱没有任何意义,在去掉打印机工厂之后,下一步就是外包小相机业务以及品牌。
所谓的柯达数码相机 应该叫做伟创力数码相机吧
柯达将自己的DC业务于2006年全盘交给了传说中的世界10大电源厂之一的Flextronics伟创力,伟创力虽然做电源很是内行,不过对于相机品牌运营却很不在行,我们可以看到柯达这几年的推出的小DC越来越像平民化发展,不是新加坡人不行,而是相机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一个光学底蕴充足的班底,只能凑合混了。
柯达KAI-29050虽然规格甚高 可惜没人选择
然后就在不久之前,柯达将自己的传感器业务出售给了某著名私募基金,意思其实很简单,换点钱花,这个颇有落魄贵族出卖自己家传宝藏的意味,没有了传感器业务的柯达究竟还有多少资本可以拿出来呢?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十年股价跌40倍 独立董事是悲剧
其实对于一家百年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人才的延续,经过了130年的洗礼,超过5代人的传递,经营者不要说读懂130年前老祖宗的心思,能够认真把这个当成事业坐下去的人相信都是寥寥无几。
上图是柯达这10年股价 你觉得如何呢?
我们可以看到,柯达从2003年的41美元,一直跌倒了现在的1.12美元,跌了快40倍,这岂是一家认真经营的企业所为。不过这也没办法,在柯达如日中天的时代有太多的人想攥一把柯达的股票,而企业快要倒闭的时候独立董事想到的总是如何保证自己手里的最后一份钱,出卖财产,裁员都在所不惜,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够不倒闭呢?
如果一家企业的股东每天就知道数钱 那么怎么能把企业经营好
这也是一家企业为什么很难发展的很长远的道理,不过国内有一些老字号企业历经几百年风雨都能活的很好只是因为企业小而且恪守一些规则,一旦发展壮大进入资本市场,想要在钱海中荡漾几十年不沉船,那真的不是一般掌舵人能做到的。
·数字时代有变数 找准方向更重要
其实柯达目前还有相当的技术积淀,比如135全画幅传感器就拥有5块,既有1600万像素的折中产品,也有2880万像素的高画质产品,不过这些CCD虽然规格指标看起来不错,却仍然没有一家相机厂商愿意采用,究其根本就在方向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柯达的CCD储备还是很完善的 但是为何没人愿意搭理呢?
什么是方向问题呢?很简单,现代相机讲究什么?高速,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叫唤我们要求画质,我们要求画质,我们要求画质,但是我们发现市场上卖得好的相机往往具备着几个特色:高连拍速度、高视频规格、高弱光画质,这些更多偏向于功能性的东西却成了绝大多数用户选择的根本,纯粹追求低感高画质的柯达CCD不免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