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前言】
【前言】
时间倒退上世纪60年代末,艾伦?凯提出了一种可以用笔来代替键盘输入信息,叫做DynaBook的新型笔记本电脑的构想,这也是业界一致公认的平板电脑的原始构想。
注:艾伦·凯(Alan Kay)是近当代计算机革命之先驱,他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就是“预测未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
平板电脑发展史
而后的40年间,包括东芝、微软、惠普、宏基、优派等笔记本厂商也熙熙攘攘的出品过一些不同种类的平板电脑产品,但由于便携性、手写输入识别差以及硬件设计等缺点,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第一款平板电脑iPad(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
直到2010年1月28日,苹果大神乔布斯宣布推出名为iPad的平板电脑之后,瞬间加速了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而这个市场也被真正彻底的挖掘出来了。而后随着众多“大佬”级PC厂商的介入,导致平板电脑市场在没经过预热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白热化状态。
2012的平板电脑战争
2012年,究竟哪位“大佬”能在平板电脑市场获得更多机会,是iPad依然“东西方不败”,还是安卓联军“成功翻身”,或者。。。。。。太多的变数将取决于各大厂家在硬件、系统应用、尺寸以及市场等等方面的对抗。
PS:在移动互联网风行的时代,平板电脑不再只是信息的生产工具,更是信息获取的超级工具。当它使得人们在获取网络信息方面得到了更多便利性时,市场自然就打开了。
第2页 【硬件PK】
一、硬件PK,架构已是过去式,处理器的“核”战争时代来临
最早提出最接近于现在平板电脑概念的人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当时构想是基于X86架构,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运行自家的Windows系统,这样在兼容性上很有优势,但由于功耗甚高,导致产品易发烫、电池续航短、噪音较大等缺点。
2002年11月比尔盖茨手持微软版平板电脑Tablet PC
而乔布斯意识到平板电脑的核心应该是好玩好用、轻薄移动,而不是追求像普通电脑那样的大而全,因此iPad(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上采用了ARM架构,凭借其非凡的用户体验很快得到市场认可。
乔布斯与他的iPad登上《经济学家》封面
ARM与X86这两种架构也许在2010年底的时候会被拿来讨论,谁将在2011年的平板电脑架构上更受欢迎,但通过2011年的竞争上看,ARM通过其低功耗、低发热、高性能、高灵活,这样两低两高的特点,完胜X86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