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模式要在选单内设定,说实话有点麻烦。
机背的模式转盘上分别提供动态快照、自动、曝光模式及短片模式四种,初次使用这两部机时,要分清哪个模式可自行设定曝光的确需要时间。其中在动态快照按下 F 功能键时,可设定至波浪、柔和等四种主题,这里的主题跟相片的风格无关,而是那拍摄的 1 秒使用甚么背景音乐主题。胆敢说句,若不看说明书,初次使用这动态快照时,的确不明白这主题代表着甚么哟。另外在光圈及手动曝光模式下,需要利用 F 功能键旁的放大缩小键调校光圈,最初使用时有点不习惯(这种设计有点奇怪吧?)。方向转盘的阻力较小,稍一不慎就会改变了默认值,相信是个好坏参半的设计吧。
模式转盘有点难推,方向转盘却太容易推,两者给平均分就好了。
功能
在 V1 使用曝光模式时,按下 F 按键可设定快门类型,分别提供机械、电子及电子(高速)快门三种。使用高速电子快门的话,在闪光下可以每秒 60 张的速度拍摄最多达 30 张(当然是没法连续测光的了),而 J1 则拍到 12 张,相信这个特点会成为大家较喜爱的功能吧。要拍那么多张相片,电池的续航力相当重要,「1」的续航力分别为 V1 的 CIPA 测试 400 张(跟 D7000 使用的电池一样,D7000 的使用者在去旅行可以少带一个充电器,哈哈!)及 J1 的 230 张,实测发现 V1 的续航力的确很好,而 J1 经过一整天的拍摄,只余下 17% 电力,真的「高下立见」了。
V1 较 J1 多了机械快门,拍摄起来更实在就是了。
动态快照
来说动态快照这个 Nikon 特别在这两部「1」加入的模式吧,这模式主要让用户把动感丰富的画面在拍摄同时留下较慢的短片而已。按下快门时,相机会把画面记录为相片,随后会把 1 秒的片段记录下来,播放短片时会以 0.4 倍的慢动作播放。在相机内播放的话,背景会传出美丽、波浪、舒缓或柔嫩的主题音乐,不过大概是因为方便后期制作,所以这主题音乐只有在相机内才能播放哟。
当模式转盘切换到动态快照时,界面上会显示按键的用途。
动态快照所摄录的短片流畅度不太顺畅,细致度与一般 DC 卡片机的影片非常接近,拍摄当时较天阴,短片以正常的曝光值曝光,没有因此变得灰暗。整段长 2 秒的短片都没有声音,方便使用者进行后期制作。
Nikon V1 动态快照短片
最快自动对焦
这两部「1」使人关注的特点「首部可使用焦平面相位侦测AF的可换镜头相机」及「世上最快的自动对焦」还让一众 Nikon 迷有所期待,可惜其实令我们有些失望。「世上最快的自动对焦」的测试准则,是用 VR 10-30 mm f/3.5-5.6 钟头,利用AF区域模式,设定于单点在最大广角位置时的拍摄性能(所以说,使用多区拍摄就不能达到世上最快了吧?)。「1」使用了混合自动对焦系统结合了相位侦测AF,遇到移动主体时使用混合对焦统,有助加快对焦及主体追踪的速度。的确,它们在光线不足时,对焦速度较一般的相机快一点,不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对焦速度并不特别突出。
画质
要测试相机的画质,最好在室内地方拍摄,找些反差较大的位置仔细看清阴影位置的细致度及锐利度。这部「1」使用相对其他 EVIL 相机较小的感光组件,相片较亮位置的细致度及锐利度即使在 ISO 1600 仍保持得有如 ISO 400 一样,阴影位置的微粒则随着感亮度增大,在 ISO 1600 亦不如一般相片的噪声那么夸张。对比其他使用相近大小感光组件的相机而言,这种质素值得一赞,若然「1」用上较大的感光组件的话,相信会得到更多人的垂青。「1」的并没有 ISO 6400,不过提供 ISO 3200 约增加 1 EV 的感光值设定,拍出来的相片 EXIF 里,感亮度那字段悬空着,并没有「ISO 3200」字样,相信厂方希望保留着相片质素而出此下策吧,可惜该相片的质素足以证明这策略的可行性了。
使用 ISO 3200 约增加 1 EV(相当于 ISO 6400)拍摄的相片
ISO 100,100% 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