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于相机来说什么配件是最为重要的,我相信绝大多数朋友会选择三脚架。毕竟想要在暗光环境下拍摄细腻并且清晰的照片三脚架是必备之物。虽然说现在相机的高感均十分优秀,不过很多照片很多时候就是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而且高感对于画质的损失不可避免,所以说三脚架很重要。
·三脚架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很多会说三脚架就是个架子,哪有那么复杂。不过我们要考虑到三脚架的设计实际上是一场正反兼顾的博弈,一方面用户希望三脚架尽可能的稳固,结实,坚不可摧,甚至希望垫块砖头就能当椅子做;另一方面用户又希望三脚架可以尽可能地轻便,小巧,可以只用1个手指头就提起来。可是结实的架子又如何轻便呢?
这是多少倍的差价呢?笔者就不细算了
所以说这篇文章并非给大家讲述什么好脚架有多么多么的NB,这篇文章的方向是从三脚架的各个参数项入手,从而让大家认识到这些参数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自己又该选择什么样子的三脚架才算好。
·材料 轻便坚固权衡主要在此
相信大家在购买三脚架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该选择什么材料的三脚架,目前最为主流的三脚架材质有铝合金和碳纤维,其他还包括钢材、木材、火山石、合成材料(塑料)等等,当然归根到底材料会影响到2个属性,一个是携带重量,另一个是坚固程度。目前对于三脚架材质这块有碳纤维一边倒的迹象,很多国产品牌也参与其中,依靠低价格碳纤维这张牌开拓市场。
铝合金三脚架在各行各业我们都可以看到
实际上大家倒是没必要盲目追求碳纤维脚架,原因很是简单,脚架的稳固程度与重量直接相关,碳纤维天生具备着轻便便于携带的优势,但是轻便往往意味着不稳定,而且这种不稳定与三脚架品质什么的没有太大关系,毕竟相机本身的重量在那而且是不可能被改变的,脚架变轻直接意味着重心上移,不稳定也是必然的事情。
碳纤维作为一种强度重量比很高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而且考虑到铝合金和碳纤维脚架巨大的差价,所以说购买此类产品还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当然如果你真的是不在乎金钱只想买个合适的东西,那么应该从携带频率方面入手,携带频率高就选择碳纤维产品,携带频率低选择铝合金产品。当然如果同时注重携带性和稳固性就只能变相将摄影包等挂在脚架上起到稳固的作用了。
一句话选购标准:携带多选碳纤维,重稳少带铝合金。
·高度 有轴无轴都得看看
然后来讲讲高度,这也是很多准备购买三脚架的朋友心中的疑问,到底多么高的三脚架才适合我。其实三脚架的高度是有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的,那这个公式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脚架高度=身高-相机高度-云台高度-脑门高度+1cm。
不同身高的朋友需要选择不同高度的三脚架以更好的适应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笔者身高181cm,使用的相机为佳能EOS 5D Mark II
(参数
图片
文章)(机高75mm),云台为阿卡P0系列(高度75mm),眼镜到脑门15cm,选择的三脚架高度应该为181—7.5—7.5-15+1=152cm。当然使用这个公式也得注意一些地方,比如有些快装板是单独的机构,比如有些一体化快装板尺寸很大,比如不能把发型算进去……总之笔者建议可以买的矮一点,因为高一点的话在收放脚架的时候总会不太舒坦,当然手脚勤快的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