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已经远远高于等离子电视,但这并不意味等离子电视已经无人关注,事实上后者依然有大批的拥护者。
笔者在网上经常看到这两类电视的拥护者(也有枪手)掐架,喜欢液晶电视的用户会说它外形时尚,功能丰富,画面锐度高、省电等,喜欢等离子电视的用户则认为它色彩好,动态清晰度高,对眼睛伤害小等等。这种各说一词的战争虽然热闹,却也把广大普通消费者看的云里雾里。那些网友对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的评价是否全都正确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评测经验以及具体的评测数据来进行论证,为大家揭秘真像。
等离子电视(PDP)和液晶电视(LCD)都属于平板电视,单从外表很难区分二者,它们本质上却有很大差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面板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成像原理大不一样。等离子电视是依靠高电压来激活显像单元中的特殊气体,使它产生紫外线来激发磷光物质发光。液晶电视则是通过电流来改变液晶面板上的薄膜型晶体管内晶体的结构,使它显像。
上面笔者简单归纳了二者的显示面板发光原理,如果您想了解更详细原理,请看下面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等离子电视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 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使用涂有三原色(也称三基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紫外线激发荧光屏,荧光屏发出的光则呈红、绿、蓝三原色。当每一原色单元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器技术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电极与气体直接接触的直流型PDP和电极上覆盖介质层的交流型PDP两大类。目前研究开发的彩色PDP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单基板式(又称表面放电式)交流PDP、双式(又称对向放电式)交流PDP和脉冲存储直流PDP。
等离子电视显示屏工作原理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如果把它加热会呈现透明状的液体状态,把它冷却则会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所以被称之为液晶(Liquid Crystal)。液晶电视是在两张玻璃之间的液晶内,加入电压,通过分子排列变化及曲折变化 再现画面,屏幕通过电子群的冲撞,制造画面并通过外部光线的透视反射来形成画面。
液晶显示屏工作原理
实例对比
为了使读者阅读更直观,笔者在以往评测过的电视里面分别选了一款等离子电视和一款液晶电视,型号分别是:松下TH-P42U20C、创维42K05HR。它们同样为42英寸的主流尺寸,均定位中端市场,都是市场上的热门机型。
揭真相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对比评测
型号
尺寸
价格
类型
松下TH-P42U20C
42英寸
3799元
等离子电视
创维42K05HR
42英寸
4199元
液晶电视
实例对比——等离子电视色彩好
色彩是电视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而色彩除了可以通过肉眼感受之外,色域范围的数据值更加直观。笔者在评测各类电视时,发现等离子电视的实测色域值要明显高于液晶电视。
松下TH-P42U20C
创维42K05HR
从上面的实例对比色域值可以看出,在同规格的情况下,等离子电视的色彩范围更广。那么直接体现在电视画面色彩更加艳丽,真实。
实例对比---液晶电视存在漏光色斑现象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因工作原理不同,等离子电视是不会存在漏光和色斑现象的,而液晶电视是会存在的。事实也是如此,在笔者评测过的所有等离子电视里面,它们都不存在这种想象,液晶电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光色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