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看这篇文章的各位都还没有用超过4GB容量的内存,不过科技前进的脚步并不会因此停歇。9月份的时候三星就已经在日本发售单条8GB内存,之后镁光、海盗船、博帝、宇帷、威刚都相继在日本发布自家的单条8GB产品。而威刚万紫千红DDR3 1333 8G也成为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线品牌单条8GB内存。
目前主流的家用台式机总内存也不过4GB,8GB都是少数。而现在单条内存就已经达到8GB,如果配合上Intel X79芯片组支持的四通技术,主板上最多8条内存插槽可提供最大64GB内存。我们不禁要问了,内存真的有必要那么大吗?
1、内存发展简史
话说内存,或者说现代内存,诞生于80286电脑时代的初期,芯片容量常见有256K×1bit、1M×4bit。在那之前,内存则是由焊接在主板上的一颗颗芯片组成,而在集成电路都没有发明的时代,内存则是排列在线路上的磁芯。
30pin和72pin的SIMM内存
286时代的内存采用了SIMM(Single In-lineMemory Modules,单边接触内存模组)接口,容量为30pin、256kb。随后在386和486时代,为了适应当时CPU的发展,72pin SIMM 内存出现了,容量一般为512KB ~2MB。
EDO DRAM内存
1991 年到1995 年,486及早期的Pentium电脑上开始使用EDO DRAM和FPM DRAM内存,两者比较相似。此时单条EDO 内存的容量则达到4 ~16MB 。
内存发展
之后的轨迹从这张图就可以知道了。SDRAM内存时代由内存频率从66MHz到133MHz,当然这时期内存带宽还是限制电脑性能的瓶颈,所以内存超频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兴起。跨越过胎死腹中的Rambus DRAM,内存便走向了DDR1/2/3的时代,虽然单条内存的位宽都是64bit,但这个阶段内存的频率却不断攀升。据说2015年的DDR4内存将达到2133-4266MHz的频率,不过那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