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在这次拍摄中对索尼NEX-7(参数 图片 文章)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机身大小问题:作为一款旗舰相机,索尼NEX-7的机身体积与我常用的奥林巴斯E-P3
(参数
图片
文章)相仿。但是,当它加上转接环和中型以上的单反镜头后,整体规格就显得比较可观。当然了,如果我手头用的机身是同样2400w像素的SLT-A77
(参数
图片
文章)大家就肯定不会太注意体积问题。很明显,靠转接环为索尼NEX-7装备高品质的镜头固然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这毕竟还是权宜之计,索尼的当务之急是多出几支能配得上NEX-7超高画质的镜头。未必全都是蔡司,但既然NEX-7机身上已经有EVF取景器模块,那至少应该有一支可以媲美70-300G这样的E卡口长焦G头吧?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三脚架夜拍时,我的脚架都是连接在转接环而非机身上的。
然后是操作问题:索尼NEX-7采用的Trinavi三拨盘操作方式的确非常强大。我非常喜欢顶部两个拨盘一个能快速调节光圈,而另外一个则是改变曝光补偿的设定,因为这很符合我的操作习惯。及时有时候偶尔会低头看一眼机身LCD上的拨盘功能提示,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定摄影器材操作经验的用户都会很快适应并爱上trinavi系统。另外,索尼NEX-7和其他NEX产品一样,固件允许用户自定义机身上几个键的功能。我算了一下,包括快门旁边的FN键、拨盘中心的OK键、拨盘右键以及LCD右下角的按键,用户一共可以对四个键进行自定义,而且每个键都有少则三四种,多则五六种不同的功能设定,自由度极大!反正我对于索尼NEX-7默认的按键设定是不满意的,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对各类键都进行了重新设定,操作时感觉方便了不少。但是,我也发现了两个问题:1、这些按键自定义设置似乎没有“自定义方案保存”选项,也就是说多个用户用一台相机的话无法快速调用自己的习惯设定,而必须一个个重新修改;2、三个拨盘的功能设定是固定的,无法自定义。不过这两个问题,似乎都可以通过未来的固件升级搞定,在日常使用中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机身上唯一让我觉得有些不爽的是那个红色的视频拍摄键——太容易误触了,常常相机莫名其妙的就进入视频拍摄状态了。
接着是画质问题:尽管Dpreview认为索尼NEX-7的RAW画质要远比Jpeg直出表现更好,但对于偷懒的我而言,这回第一次试用NEX-7还是保存的JPEG格式。只不过,索尼的直出JPEG文件尺寸并不大,2400w像素的图像文件最大(精细)也就8mb上下,而索尼A77的超精细保存文件尺寸会更大一点,理论上画质也会更佳。由于RAW格式的解析力问题我是打算等E卡口蔡司头到位后再行测试的,所以我这次还是比较多的关注了曝光宽容度和高ISO画质表现。结论是:很好。我原以为,走高像素线路的NEX-7在宽容度和高ISO画质方面总归是要打点折扣的,但实际上索尼NEX-7的表现要比我想象中的好不少。在我这次拍摄中,有不少场景是光比比较大的画面,但NEX-7的曝光宽容度给我的感觉要比M43微单明显要好,特别是在高光部分。而这款相机在iso 1600下的暗部噪声也完全可以让人接受,毕竟是2400w像素的机器,能达到iso 1600放心用的水准我已经很满意了。毫无疑问,APS-C感光元件还是在面积上占了大便宜,M4/3虽然很用心的搞降噪,但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索尼NEX在画质方面的优势实在是很明显的。
总结一下:这是我第一次带着微单+转接环+单反镜头认真的进行拍摄创作,虽然时间不长但自己觉得也拍到了一些不错的画面。对于索尼NEX-7,尽管是也是第一次正式应用,不过自己已经对操作这款相机进行创作有了不错的“感觉”。至少,这部相机完全可以像一部DSLR那样,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到摄影创作中去而不会觉得微单机身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限制。我所能想到或者期望达到的拍摄效果和创作意图,通过索尼NEX-7与α镜头组合基本都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