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当前医学尚未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是我国网友关注\提问最多的病种之一.可是我国于2010年初国家三部委为了消除歧视,取消了入学和就业的乙肝检验而且对乙肝阳性携带者严格保密.实际上有很多人正是通过体检发现自己感染了乙肝的.这样做能遏制乙肝的流行吗?乙肝大国的帽子能摘掉吗?欢迎有关专家知情者指点.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预防
应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症: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 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二.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据推测我国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约有一亿三千万.无疑是个“乙肝大国”,这与当今世界体坛上金牌霸主的“体育大国”称号,能相称吗?有血性的中华儿女能容忍这顶不光彩的帽子长期戴下去呢?我担心新法规出台将不利于此问题的解决!
1,目前,我国乙肝的流行,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卫生部有无相关资料.可以透露;就本人, 几年来,在新浪爱问网上观察,发现提问最多的病种,就是乙型肝炎,如2006年,该项提问者,每天约五千余人,可是现在提问每天都超过一万人,增加了两倍.这多少也反眏出乙肝急剧的发展势态..若按新法撤销体检\禁止追踪.听其自然,那么乙肝的流行势头能够刹得住吗? “乙肝大国”帽子还能指望摘掉吗?
2科学防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三: i)消灭或隔离,传染源; ii)切断传染途径; iii)提高易感者的免疫力;
.当前我国的乙肝防治措施仍然薄弱’.仅抓了三环节之一;打预防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但主要对象是城市幼儿人群而且能获得免疫达标的,有效率究竟能占多少? 全国免疫覆盖率又有多少?呈免疫阴性反应的又有多少? 如果真想遏制我国乙肝的乙肝的流行,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就必需三环齐下,打一场人民战争才有可能解决.尤其是应从源头上控制\追踪携带者(传染源),对乙肝病毒的载体,只有通过乙肝体检方可查明进行相应治疗和监护才是,怎可保护传染源祸害他人呢?许多提问者正是通过体检才得知自己感染上乙肝的. 新法规背道而驰 ,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保密,护航.如此立法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吗?
3.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是近百名肝炎专家耗费近一年时间完成的 结合我国实际的优秀指导性文件,虽然还可补充点近年来新进展的资料,该指南与新规章基本观点有矛盾.如肝功正常的,有的仍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在治疗上主张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如果尚未作废?是否还应继续宣传和执行呢?
4.在人类与乙肝病毒的生死搏斗中,取消对敌情的侦察,让病毒在人体内活存\增殖并通过携带者接触易感人群自由泛滥,这样做,究竟是对谁有利!如此立法,难道是 “以人为本”吗?
3.新法规,为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不顾乙肝大三阳的传染性.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固然保护了占总人口少数的乙肝携带者的隐私\允许他们参与幼儿\饮食等敏感行业,却增加了对大多数人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这样做符合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根本宗旨吗?
6俗话说;“病从口入”为千百年来人们验证了的基本事实。在乙肝患者或携带者唾液中不仅有乙肝病毒存在,而且可以在该腺体中复制.这是国际权威科研机构所论证的.作为专肆侵犯人体肝藏的“乙肝病毒”,,皮肤粘摸不是铜墙铁壁永无破损 谁能 排除消化道感染的可能呢? 现今有口腔、胃肠道溃疡的人还少见吗?.
7.西医强调早诊断早治疗,中医主张治未病本应净尽早发现病原体把它消灭在摇篮里.新法规对乙肝的防治是消极的,与新中国历来卫生工作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不相适应.
8新法规是否能与国际法接轨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界定,来华入学就者都一视同仁吗?
9.其他;科普问题,网上征集反馈统计数据问题的公正性等想法待续
,温总理曾在去年两会结束,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我们的立法\执法应该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请问 “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型肝炎项目”的新法规的立法;是否符合温总理的讲话精神啊?
最后我想申明一点,我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处境也是深表同情的,并希望家庭\国家\社会给与真诚热情友好的帮助,尤其应以科学的\心理学的\有责任心的实际有效的合理的帮助,仅供参考.
-----------追剿肝妖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