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血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姨,50+,最近牙齿出血,量蛮大的,已经有一个月了,害怕是造血方面的问题,求解.

看看是不是牙龈炎或牙周炎都容易引起出血,刷牙时力道不要过猛。也可能是牙结石造成的摩擦,可以去医院洗洗牙。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不太像造血方面的原因,实在担心的话可以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

中医叫“齿衄”,好治的,请参考下文:

【阐释】本条论吐血有三因,即阳虚、阴虚、与外邪阻滞,并各就其病理、病象、治则及方药,详加论列,明白切实,易于遵循,无烦细说。惟现今独重阴虚,一见血出,红光遍地,皆谓之火。处方用药,举半都是六味地黄汤、生地四物汤,以及炒荆芥、藕节、茅根、茜草、仙鹤草、大黄、蒲黄之类,专主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近代名医曹颖甫指出用凉药之害,谓:“人之一身,惟血最热,少年血盛则耐寒,老年血衰则畏寒,血虚故也。妇人血败,虽当盛暑,亦必寒战,此其明验也。故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人崩漏,其体必属虚寒。至于亡血而身热,则里阴不能抱阳,阳荡而无归矣(孤阳外越也)。至是而用凉血之药,十不活一,所以然者,为其阴中之阳气,一戕于亡血,再戕于凉药故也”。又谓:“吐血无止法,强止之则积为淤血,而病变不测。尝见四明某患吐血,西医用止血针止之,遂至瘀结大肠,大便不通。后用猪胆汁导下其燥粪,投之水中,化为血色。又有用鲜生地、地骨皮止之者,其人腹中常痛”。又言“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汤以治血症,非深明此理者,不足与言亡血之治法也”。较郑氏阐发更详。

笔者每治血症,无论其为吐血、衄血、牙血、二便血,先不分其阴阳,都先止其血,用大剂甘草干姜汤加血余炭,屡用屡效。取其辛甘化阳,苦甘化阴之用也。然后审察病情,按法治之。如李某牙齿出血,经年累月治疗,非但牙血不止,反而牙齿松动,嚼食痛,拟全拔其牙而安假牙。连服甘草干姜汤加血余炭五剂而血止。因齿属肾,继治以金匮肾气丸,续服十剂,齿牙松动及嚼食痛诸症悉愈(吾治妻多年之刷牙流血、牙齿松动,用白通汤一剂而效,再剂而愈,腿痛、便秘亦随之而愈。神医也郑氏!)。惟论外感风寒阻塞气机而致吐血者,宜以升散清凉为主,治以桂枝、麻黄、葛根诸方,则一再告诫,要审病确实,减轻原方分量,始可应用。一般吐血病,纯由外感而发者少,常多伏有内因,郑氏只论其大要,唐容川《血证论》,较为详实,可以参看。

详见“爱问知识人-共享资料”上的《郑钦安医书阐释之1、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