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内向,稍有不如意的事就用自残(用手掐自己,直到出血为止)来发泄。请问心理专家,作为家长该如何开导与教育呢?谢谢!!
个人觉得多交流,带她多参加活动。
看下心理医生越早越好
一般那种现象要考虑神经因素,因为自残并不是一种享受,建议你找心理医生看看,或者是联系我也行,我的Q:***********
少女自残行为大致归纳为七种情况:
一、调节情绪
这是自残者最常想达到的一种效果。当个人有太多负面情绪,包括对外界愤怒、强烈的焦虑或挫折感,就可能把自残当成应对压力的方式。特别是求学的青少年,因表达、处理情绪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常用自残行为来减轻负面情绪,家长和教师应多注意。
二、自我惩罚
对自己较无自信,或容易自责的人,会用自残来表达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惩罚自己的不是之处。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度要求与批评,可能会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个过度严苛,让孩子变得自卑,未来遭遇挫折或表现达不到父母要求时,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三、影响人际
自残者身边不乏有关切他的家人、朋友或教师,但自残者每每让关切者感到疲累、挫败,甚至让人不想理会,以自残行为吸引关心,甚至控制身边重要的人。
四、标榜独立
当对方要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例如亲密朋友要求分手、这时出现的自残行为是为了表达独立自主,显示只有自己能掌控自己,对方是不可能控制他的。
五、抵抗解离
解离状态是当人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时,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希望能忽视痛苦。但麻木也让人失去活着的感觉,因此借着自残,让自己感觉痛楚,重新取得活着的感觉。
六、抵抗自杀
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个程度,自残者可能考虑自杀;在尝试自杀前,如果以自残来减轻某部分负面情绪,就可能远离自杀。因此,自残或许是自杀的保护因子,提醒自己或他人,的确有心理困扰,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
七、追求刺激
人体受伤时,脑部同时分泌“脑内啡”,让人产生欣快的感觉,将痛苦驱除。有时候,自残也会引发像坐云霄飞车或高空弹跳的快感。青少年集体公开割腕,常常是用这种自残行为,一同追求快感,并借以建立同学之间的认同。
伤害身体会痛,但自残者常认为:“伤口一点都不痛,心比较痛。”这里的“心”,可能就是上述七种心理原因之一。
有些青少年并不知道自残的危害,是在不良的风气中受到误导。比如纹身,看起来是在追求“酷”。他们都是在轻率决定后才出现后悔。 但是父母也要有足够的重视。
能够彻底摆脱自残的方法主要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孩子,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孩子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孩子心中的困惑、不满都可以随时向父母家人说出来,宣泄出来,就能够避免自虐心理和自残倾向的发生。
有自残心理的孩子并不可怕,只要自己不封闭与父母及时交流,自残行为就会减轻。当孩子无法摆脱自残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
我很遗憾,你现在必须要知道这个理念——“孩子没有错,如果孩子出现问题,那是家长出的错。”你家姑娘出现这问题,做家长,对孩子只有开导,没有“教育”,而家长确实需要要“教育”。
16岁应该是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也产生了对事物的看法,于是问题出现多多。但是,当问题来了,但她没有学会对问题的处理的正确方式,于是采取了不适当的、病态的处理方式。——这就是你姑娘的她的方面的自残问题的原因。
促使孩子产生不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根本原因,却是你们——从小没有教会孩子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能够发展到这一步,我个人感觉,你的家长教育和教养方式需要整改,但看到16岁这个年龄段,估计你已经教育教养孩子模式和方法被固化了,一时也调整不准,可是孩子的问题是不能耽误的,尤其是这个“分水岭”关键阶段。所以,负责任的话,建议你立即学习“亲子关系”方面的内容,立即找相关专家进行家庭教育子女关系的系统分析,找出具体原因,让专业人士尽快帮你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
你现在凭借自己的能力已经对16岁的具有个人思想的姑娘十分有限,希望你尽快找专业人士,让他们评估你们家的家教模式,提出建议和具体操作,从而,把孩子在分水岭的关键时期,拉回来。
普通家庭,孩子的事最大。在网上,我们因为具体信息不足,所以只能进行初步判断,无法具体细谈。
希望,尽快找到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恳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