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最近患上了痛风。到医院去开了一些中药和西药,但西药吃起来不方便,口感也很苦,西药副作用又很大,有什么良药?请专家或同病相怜的人提供一下,谢谢!
痛风用药分成两种:止痛药和降尿酸药物。
可以应用的止痛药分两类: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和秋水仙碱
1、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剂(如Indomethacin-吲哚美辛,Voren-非言)若患者有消化性溃疡或本身肾脏功能不好者应避免或依医师的处方指示小心使用,不可擅自服用,用这类药肯定要验肾功能。
2、秋水仙碱-现在这种药有一种用法是预防痛风发作,减少痛风的发作,不再发作则可尝试将它停用。但是长期使用会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
降尿酸药物-不痛时期使用
1、促进尿酸由肾脏排泄的药物(如Benzbromarone-苯溴马隆, Probenecid-丙磺舒)服用此类药物须白天使用,并喝充足水分,以避免结石。
2、抑制尿酸在肝脏产生的药物(如Allopurinol-别嘌醇)使用这种药物要仔细观察有没有过敏反应-皮疹、瘙痒,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应用降尿酸类药物要注意多喝水,避免结石。也不是最推荐的方法,所以还是不要轻易尝试。
疼痛期应用止痛药,一旦不疼痛就应该停用止痛药。发作一次一上的患者在不痛期应该使用降嘌呤类药物。每一种药的特性不痛,应用时机也不一样。
这些药物都长期下来都会用一次内阁的副作用,但是痛风治疗不彻底可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瘀斑、结节、并发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泌尿系统结石等威胁患者的生命直致生命的终止,所以又不得不治疗。不过现在不用再担心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了,因为目前比较推崇的一种叫做御农降酸茶的茶疗方法已经得到相关人士的认可,通过饮茶达到养生降酸治痛风的功效,是目前很受欢迎的治疗痛风的手段。
忌讳吃含有嘌呤多的东西,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食品,千万不要碰。
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程后期可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病。古代医籍中也有相同的病名,但中医所言的“痛风”,系指痛痹久而不愈而言。因此二者在概念上不能混淆。
现代医学所称的痛风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围。
近年来,痛风在我国已非少见,患病率随年龄与血清尿酸的增加而渐增。起病年龄在30-60岁之间,有家族史,以中年男性为主。如35-44岁的男性患病率为15‰。
【临床表现】
1.急性期。突然关节剧烈疼痛,一般发生在夜间,常犯下肢关节,以第一蹠趾关节、足趾关节受累较多,其它依次是足背、踝、足跟、腕、手指等关节。局部红肿灼热,肤色暗红,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有的还不能站立或行走。病势急骤,烦燥口渴,小便色赤,有的还伴有头痛、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周围血象增高,血沉增快。轻者发作可在几小时内缓解,或持续1-2天。重者发作可持续几天到几周,发作间歇期可无症状。急性症状消退时关节上皮肤可反复脱屑。患者每多形体丰腴,平素晚餐都有进荤食和饮酒史。
2.慢性期。一般常由急性期发展而来。患者可多个关节疼痛,发作频繁,缓解期缩短。关节疼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局部可无明显红肿灼热感。但常伴有发热,关节出现畸形,屈伸活动受限,耳廓、蹠趾、指间、掌指关节等处可见痛风石,溃破后可见白色牙膏或豆腐渣状分泌物排出。有的关节剧痛,得温则舒,形寒畏冷,四肢末端暗滞或呈紫黑色,精神疲乏,小便色清,舌苔薄白、脉沉弦。有的关节肿痛、僵硬、蹉跎,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滑。X线在关节面边缘可显示虫蚀状或穿凿状骨质缺损。病程日久,可伴有石淋、腰痛、尿血,甚则关格,尿闭,呕恶症状。
【诊断要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第一天炎症最重。②高尿酸血症。③单关节炎。④关节呈暗红色。⑤第一蹠趾关节肿痛。⑥单侧跗关节痛急性发作。⑦可疑或确实的痛风石。⑧非对称性关节肿痛。⑨发作可自行终止。具备3条以上并除外继发性痛风者可确诊。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C比色法6mg%,酶法7mg%。关节滑膜液抽检有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针吸或活检有尿酸盐。
【病机分析】其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于肢体、经络,使气血运行失畅所致。风寒湿热之邪壅于关节经络,气血郁滞不通,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屈伸痛增等症状。
病初以邪实为主,以热痹为主要表现。多由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形成热痹。其病程短,发病快,来势急,证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苔薄黄或黄腻,脉数。
病久邪留正虚,虚实夹杂。病情反复发作,缠绵日久,正虚邪恋,可出现肝肾、气血不足之证。气血津液功能失调,津聚为痰,气血凝滞为瘀,又可出现痰瘀交阻,络脉阻闭,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可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关节肿胀、僵硬、变形、活动障碍。痰浊凝结而生痛风结节,浊痰化腐可见溃流脂浊。
本病病位在肌表经络,久则深及筋骨,穷必及肾。痰浊血瘀凝聚经隧,内及脏腑,浊湿蕴热,煎熬尿液,可见尿血石淋。浊毒久稽,损伤脾肾,寒热错杂,壅塞三焦以至“关格”尿闭险恶之象环生。
总之,本病的发生,外因为外邪痹阻气血经络,内因则与痰瘀胶凝筋骨,浊毒留滞血中,与肝肾气血不足攸关。
【辩证论治】痛风的辨证论治应注意辨别其不同阶段。急性期应认清通络祛风除湿着眼,以阻止病情发展。若已发展到慢性期阶段,又需针对兼夹痰浊、血瘀、寒凝者,随证参用化痰泄浊,祛痰通络,温经散寒之法。同时根据阴阳气血的虚衰,注意培本,补养气血,培补肝肾。
1.急性期。起病急,多在夜间突然关节剧痛,主要见下肢关节,而第一蹠趾关节最易受侵犯。局部红肿灼热,一般第一天疼痛最为剧烈,可以同时伴有发热、头痛、畏寒的全身症状。此外还可见口干烦燥,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此期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大法,常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药如石膏、知母、桂枝、赤白芍、银花藤、防己、木通、甘草、海桐皮。若湿热流注,络脉瘀阻,以膝踝趾关节肿痛为著者,选四妙散加味,药如:苍术、黄柏、苡仁、防己、银花藤、牛膝。亦可用泄浊化瘀法(朱良春经验方):土茯苓、萆薢、生苡仁、威灵仙、全当归、桃仁、红花、泽兰、车前子、银花藤、晚蚕沙,虎杖根。若里热炽盛兼有衰证者加桂枝、知母、生石膏;湿热留伏者加苍术、黄柏。
2.慢性期。常由急性期发展而来,多关节疼痛较剧,持续时间长,间歇期缩短。关节肿大畸形,屈伸不利,耳廓、关节周围有痛风石,溃破后排出尿酸盐结晶。治疗上以泄浊化瘀、蠲痹通络为大法。如关节剧痛,或伴麻木,皮肤紫黑或暗滞,形寒畏冷,得暖则舒,脉沉弦,舌淡苔白者为寒湿瘀滞,常用方药如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全当归、赤芍、威灵仙、鹿衔草、土茯苓、萆薢、桃仁、生薏仁、川桂枝、木通。
如关节漫肿变形疼痛、畸形,或僵硬、脉缓滑,舌苔白腻者为痰浊瘀滞,常用方药如:炒白芥子、炙僵蚕、陈胆星、威灵仙、土茯苓、萆薢、炮山甲、皂角刺、全当归、豨莶草、海桐皮。
慢性期关节僵硬畸形,结节质硬,可加炮山甲、蜣螂虫;疼痛剧烈者加全蝎、蜈蚣、炒延胡、六轴子;肝肾阳虚加熟地、补骨脂、肉苁蓉、骨碎补以补肾健骨、蠲痹定痛;气血不足者加黄芪、当归。如痛风伴尿路结石痛风性肾病,可参照肾炎篇有关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此不复赘。
发作期饮食宜素,半流食为宜,忌食肥脂肉类、鱼类、辛辣、动物内脏、海味发物及豆类制品;严格戒酒;避免精神紧张,劳累,受寒及某些药物如酵母、水杨酸、利尿酸类等诱发因素;多饮水,促使尿酸排出;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和肢体功能锻炼。
--朱琬华 蒋 熙(朱:江苏南通人,1949年生。现为南通市中医院主治医师,曾参加《朱良春用药经验》、《虫类药临床运用》等书的写作,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痹证专业委员会委员。蒋:1948年生,江苏人。南通市中医院主治医师)。
详见“爱问知识人-共享资料”上的《现代中医内科学-何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