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基底节区腔梗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做了头颅MR,右侧基底节区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脑室系统、脑沟、脑裂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请问这是什么病?该怎么治疗?

腔隙性梗死,简称“腔梗”,是指颅内直径0.1-0.2毫米小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微梗死,形成小腔隙。

腔梗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梗死面积较小,临床症状较轻,如一侧面部和上下肢的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行动笨拙、头晕、呛咳等,部分患者可无不适症状,仅在影像检查时发现异常。

核磁共振检查,右侧基底节区见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呈高信号,这是缺血性梗塞灶的核磁特征表现,如病灶较小,呈点状,多为腔隙性脑梗塞;如病灶呈斑片状,则为缺血性脑梗塞。

治疗方法:

不管是腔梗,还是一般脑梗,均应按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1、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可用血塞通O.4g + 5%葡萄糖静滴 1次/日; 10~14天1疗程。

2、平时口服药物: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阿斯匹林 75mg/日服;或拜阿斯匹林100mg /1日服。

2)血塞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1-2粒;

3)银可络(银杏叶片)为改善脑代谢药物, 80mg 3/日。

注意事项

1、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上应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保证睡眠,避免寒冷刺激,并要适当运动等。

2、检查有无血压、血糖、血脂增高等心脑血管疾病易患因素,并积极防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