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大研 没有修饰的丽江(图)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06-05-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研镇是丽江县的县城。走向大研镇的中心,有许多条狭狭窄窄长宽不一的青石板铺就的路。那被人踏了多少年才磨亮的一块块石板,脚踏上去,让人感觉得到它的光滑细腻,给人说不出的滋味。而最系我心的,是那穿镇而过的玉龙雪山上流下的溪水上的小小的木桥。桥黑色,由这边慢慢地隆起,到那边又慢慢的低下去,短的好像一跳就能过的那种。我最爱桥上的栏干,那原木上有年轮的栏干;我在从背背的小街口转出的第一眼早就看见了,我爱它的朴拙!桥无非就几块木板凑合而成的,之所以可爱,在我瞧来,或者便因为这种没有点精细的修饰。

风光无限

我在桥上逗留了好些时。这是一个阴天。山的容光,被云雾遮了一半,根本就瞧不到从前朋友来时瞧到的雪山,即使有,也是云雾被风不小心的拔开,仿佛穿着白裙子的文静姑娘,被风吹皱起裙裾,急急的露出一下最迷人的景致,就掩盖了。

桥的四面都是房屋。水边的房屋但凡有名,如苏州的周庄、同里,我都是见过的,静得就像在打瞌睡的女人,即便有时也灿烂一下,但也只是在春天草长莺飞的那一小段时间中,因为江南雨水总是太多,工厂总是太多,天空总是让人有种黑黑的感觉,而黑色总是让人感伤忧郁的。丽江县的新城街道好听的名称不少,但没什么稀奇的,丽江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老房屋。

老房屋是倚水而建的。听说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老房屋的主人门不会堵起雪山上下来的溪水让它涨出沟渠冲洗每一条石板铺成的道路。这点我是没有瞧到过的,我也不太相信,因为,你想,这些木做的老房屋,屋基也不是间间都高过石板路面,若是常常的被水浸,还有朽烂不了的么?

老房屋是一间连接着一间,房屋的布置颇疏散有致,决无拥挤、局促之感。光线除了点了灯泡的,还有点黄黄的光明的,其它的都是暗暗的,但决无一点江南屋中的霉气。青石板路高低不平,房屋也是高高低低的错落着。那些宽大一点的路面上的,多是些为老外服务的COFFE BAR或是些茶店,装点得好是好,只是中国各个地方都有的那种店面,且一小点普洱茶加上些许的开水但要许多钱,中国人是很少光临的。

真正的丽江老城,或者说真正的大研镇,是在绕了又绕的背道小街上,在极幽静的破落地方。往往终日看不见一个外人这样的小道小街,才是真正没点修饰的丽江。这些地方才真正的丽江风味,房屋是毫不含糊的老,老得木做的窗子,木做的门,木做墙壁都被岁月侵蚀得变成失去了木头的本色,变得发黑,变得发亮,变得歪歪斜斜,变得裂纹四绽。

老屋虽老到老态龙钟,却老有老的风韵。房屋不似人,越老才愈显得光彩。瓦片是不用说的,低一点房屋跳起来就能瞧到上面的青苔和青苔上生出的杂草,绿绿的一点就长在黑得有点洗白的瓦片上。瓦片也不是江南的那种半圆形状的,是扁得像月牙形状的那种。只不过不论上弦还是下弦的月牙都是黄色的,这种瓦片是很让人觉得顺眼的黑色的又觉得是外表洗得白的。老房屋门上的门神对联,说来也都是天津杨柳青那种一块五毛钱一张的那种,对联也尽是些祈神迎祥一类的老话,但就像衣服一样,同一件衣服,有些人穿着是一种视觉污染,有些人穿着又是妙不可言,大研镇中的这些个,和老城的气氛倒是伴配的。

大研镇的风水沾尽了玉龙雪山的好处。我缓缓地乱走,溪水也跟伴着我流着。雪水化成的小溪,手脚的一点碰到,心都冷得进去。溪水流淌得很快,水中溪边一样的生长起绿绿的青荇和苔藓,水流到那里,那里就青成一片。那软软的绿呀,绿的是一片,绿的却不安于一片;它无端的皱起来了。如絮的微痕,界出无数片的绿;闪闪闪闪的,像好看的眼睛。老房子的影子也不安分的吸引在溪水中,黑的屋瓦青的水草,接着水光,这一番妙景,是只能让眼睛高级享受的。

编辑:燕子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