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药方补中益气汤
【方名】补中益气汤 【出处】《内外伤辨惑论》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白术(9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用法】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蜃魍杓粒糠?0克-15克,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禁忌】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鹩朐涣搅ⅲ皇ぴ蛞桓骸!保ā赌谕馍吮婊舐邸肪碇校┛杉庵址⑷仍诶疃蠢矗褪恰耙趸稹薄F涫抵手饕瞧⑽冈槟伲凳С#逖粝孪荩⑹铝鳎陆寡羝舳壬铣澹又床蛔悖爸薪谷≈辈蛔阋曰嗌蛐难蛔阋匝亩滦幕鸲揽憾鱿值娜认蟆V瘟普庵址⑷龋拔┑币愿饰轮粒蛊渲校溲簦屎孕浩浠鹪蛴!薄案俏履艹笕龋蠹煽嗪┬何竿炼〗窳⒉怪幸嫫馈!保ā赌谕馍吮婊舐邸罚┳凵侠钍洗戳ⅰ拔履艹笕取钡睦砺郏郧鹜飧杏肽谏朔⑷鹊谋嬷ぁ⒉』⒅卧颉⒅畏ㄒ约笆褂玫囊思傻染胁ⅲ陨钊肜斫獗痉揭庖搴椭傅剂俅苍擞镁邪抟妗? 【化裁】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附方】升阳益胃汤《《内外伤辨惑论》)、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举元煎(《景岳全书》) 【附注】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以上三方与补中益气汤立意有相同之处,即重用补脾益气药物,配伍举陷升提之品。其中升阳益胃汤重用黄芪,并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之证。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并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对脾肺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举元煎用参、芪、术、草益气补中,摄血固脱,辅以升麻升阳举陷,适用于中气下陷,血失统摄之血崩、血脱证。 【文献】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总结:补中升阳 编号:027 组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歌诀: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补中益气汤
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方名:
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总结:补中升阳
组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歌诀: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主治
: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减:
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 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补中益气汤(补养之剂)
[名方]
对于常见病比如失眠、肠胃病、更年期、风湿病等都有用,有双向调节作用,比如同时能治疗嗜睡和失眠。
*只要是脾胃不好的虚证大多可以考虑。
[组成] 8位药:
黄芪18 人参8 炙甘草9 白术15 当归6 陈皮6 升麻6 柴胡6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证见饮食减少,体倦乏力,懒言,面色无华,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病人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发热证。证见身热,自汗,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现代应用]
现化常化裁运用于治疔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力模糊,以及慢性气管炎、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产、崩漏、功能性低热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组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主治
: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减:1.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3.肺热咳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10.腹胀-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术。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 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