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疤痕症中一个类型的增生型疤痕也叫继发型疤(瘢)痕,多因烧(烫)伤、创伤(外伤)、感染化脓或手术植皮(补皮)、激光、冷冻、剖腹产、去痣、洗眉、打耳孔、打预防针、激素药物封闭、痤疮等引起局部细胞外基质中大量胶原排列紊乱、蛋白多糖和糖蛋白沉积而引发。瘢痕增生高出于皮肤,患部肤色红或暗红、奇痒或有刺痛感,食用辛辣等刺激食物会是症状加重。目前对其发病原因不太明白,推测可能与个体差异(即所谓的疤痕体质者)、慢性感染及化学物质刺激及家族遗传有关。瘢痕除了影响外观形象外,最令患者不能接受的是其合并的瘙痒、疼痛及干裂,若不幸产生疤痕挛缩更会进一步影响到患者四肢关节活动或五官之正常功能,使其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巨大的身心双重障碍和痛苦。
瘢痕的中医病名多以局部形态特征来命名。明代《证治准绳?疡医》称“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肉龟”;近代医家赵炳南据本病与刀伤关系密切命名为“锯痕症”;此外还有“蟹足肿”;“肉蜈蚣”之称谓。有关瘢痕的病机认识文献记载不多,在《黄帝内经》中以“气血”来阐释外科疾病及瘢痕(疤痕)的形成。《灵枢?痈疽篇》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痈”。这里讲的是寒邪侵入经络,营卫受伤则局部血脉凝泣,血凝导致气滞不行,气血结聚而成外科感染所瘢痕(疤痕)。《外科精义?论荣卫色脉参应之法》曰:“阴阳在人曰血与气,盖血者荣也,气者卫也,荣者荣于中,卫者卫于外。”外邪内伤则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气滞血凝现象。《素问?生气通天论》言:“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气血循行全身,周流不息,如环无端,是温煦肢体,濡养脏腑的泉源。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无血之濡养则无所依附而郁结,血无气统率则率经散溢而淤凝。故气滞可以引起血凝,血凝亦多兼之气滞,不论气先伤还是血先伤及其形成凝滞之际均可导致气血俱伤。因先天禀赋,素体特异,加之遭受金创,水火之邪使余毒未尽,腠理肌肤损伤,经络受阻,营卫失调诱气滞血瘀,搏结经络坚结肿块终而形成瘢痕。瘢痕的发展是毒邪由表及里,由轻转重的过程,采取适当措施即可早期控制症状发展,截断毒邪的深入,使其向正复而邪消的途径转化,“消患于未然”是治疗之目的。以活血化瘀、穿凿肿物、软坚散结、疏通气血、排出邪浊、修正肌肤为治疗原则。令患者取适宜舒适体位并将疤痕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根据疤痕面积选取适当长度毫针以小于15度夹角快速进针,将针身几近平卧状沿疤痕边缘向疤痕中心围刺(即用毫针将疤痕包围),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转手法1分钟后医者手持灸用艾条于疤痕处施温和灸60分钟,留针艾灸中每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每日针灸一次,10次一疗程,休息5天后再如法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三个疗程后改为每周针灸两次,10次一疗程,休息5天后再如法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利用毫针围刺这种较强穿透力的刺激可以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停滞在细胞分裂周期的G2-M期,抑制DNA的合成;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使其分泌Ⅰ型、Ⅲ型胶原量明显减少。结合艾条局部温和灸促进小血管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止痒止痛的作用,从而达到软化、减小、促进瘢痕消退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皮肤破损,那么皮肤破损处怎样才能做到不留(少留)疤痕?首先,皮肤破损后要及时到医院由医生对伤口进行完全彻底清洗、消毒、缝合或包扎。事实上,认真清洗伤口是避免留疤痕、促进伤口愈合最基础的第一步。比如外伤后如果皮肤嵌入粉尘、煤灰等杂物,不能完全彻底清洗干净,有颜色的颗粒残留在皮肤内就会形成难看的粉尘染色。消毒是为了防止感染避免局部留疤痕的关键。因为感染后会引起真皮下层的破坏、导致表皮无法再生,只好由肉芽组织增生填补缺损,这样必然会留下疤痕。同样,对疖子、脓疱等要尽早由医生科学处理,切忌用手去挤捏,以防止炎症向深部扩散。此外,烫伤后要立即用大量清洁冷水冲洗,以减轻对深部组织的高温损害;面部伤口不要用碘酒消毒,否则会引起色素沉着。
说得还很好的,这个主要是看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