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西海岸约15公里长近海海域前天发现大批棕色藻类,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取样并联系外地专家分析鉴定后为发生赤潮。目前该局已启动应急预案,跟踪检测并提示市民,在西秀海滩至粤海铁路南港码头一带尽量减少水上运动。
西海岸赤潮短期将影响水上运动。 本报记者 光明 摄
现场目击
近海海水由蓝色变成暗褐色
海口晚报网4月26日讯 前天上午8时40分,一位在西海岸海边散步的市民突然注意到,平时看起来是蓝色的海水颜色成了褐色,怀疑是赤潮,于是向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反映。
由于我省赤潮多发生在2~5月间,容易发生在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水域。这一报告引起了该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分管局领导带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有关部门的20多人立即赶赴现场。记者随后也迅速赶到现场,随调查人员由东至西对近岸海域进行察看。现场发现,发生赤潮的范围自西秀海滩向西至粤海铁路南港码头一带,长约15公里,赤潮带由海滩至大海宽约500米,呈暗褐色,沙滩上发现有棕色藻类,这些藻类很小,但有的已粘在一起,呈细条状。
采样分析
赤潮藻类为拟菱形和海链形藻
国土环境部门有关人员在沿线多个部位取了水样,并跟踪调查。在取回水样后,省、市两级环境监测站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认真分析。同时将水样中的藻类通过显微镜放大后,以照片形式发给广州曁南大学从事南海海域赤潮研究的一位专家。经过认真分析,初步确定西海岸赤潮藻类为拟菱形藻和海链形藻。其中拟菱形藻约占20%至30%,而海链形藻约占70%至80%。对近海海水的有关指标检测表明,水质的化学吸氧量等有超标现象。据介绍,2005年春节,西海岸相近位置也曾发生过赤潮,当时该局也出动人员检测,后调查赤潮藻类为球型棕囊藻。当时赤潮带由海滩至大海宽约500米,长约10公里。几天后由于气候和海水理化因子变化自动消失。
据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海水水体交换较好,一般不易形成大面积赤潮,但港湾内小面积赤潮仍时有发生。近几年赤潮每年都几乎有一次,而且都在西海岸一带。
在分析这次赤潮形成原因时,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副局长陈超介绍,赤潮是一种复杂的生态异常现象,原因比较复杂,应该与三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三大成因
水质受到污染是罪魁祸首
陈超认为,水体的水质受到污染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与日俱增,再加上近些年我市及邻近市县浅海和滩涂养殖带来的污染,使沿岸海域污染负荷不断加重,直接导致海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繁殖。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陈超介绍,在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海湾的交汇面、峰面及排污口附近沿岸,均可成为赤潮形成的条件。赤潮主要对沿岸鱼类和藻类养殖造成影响。
近段时间海口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较弱,加上径流、涌升流、水团或海流的交汇作用,使海底层营养盐上升到水上层,造成沿海水域高度富营养化,易引起藻类的大量繁殖。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陈超介绍,如对虾养殖中,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他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
专家提示
赤潮消退前减少水上运动
虽然此次赤潮带影响范围有限,但是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相关专家还是提醒市民,西海岸赤潮对人体能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议市民近期在沿西海岸海域减少游泳等水上运动。
“1990年在海南岛西北部海域,也因赤潮造成2800多万元的渔业损失。”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相关专家指出,由于赤潮藻类生长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在还不能确定西海岸这次赤潮是否会在两天后就减弱消失,或者在两天内会更大规模地暴发,甚至产生有毒藻类。但市民不必恐慌,国土部门将及时跟踪调查,并已向市政府报告。
专家建议市政府加大对入海排水沟渠和河流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加快实施秀英排污沟的治理工程和建设长流污水处理厂,减轻赤潮灾害损失,维护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