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协最新一次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显示,在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90.8%%)的各种原因中,“本地没有”占第一位,比例为56.0%%,“不感兴趣”和“不知道”占第二位和第三位,比例分别为10.7%%和10.0%%。“门票太贵”并不是影响公众到科技馆参观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
此次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第六次大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18岁至69岁的成年公民,调查采用分层四阶不等概抽样,样本量为8570。调查从公众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以及城乡的差异上反映基础数据。其中,有关“中国公众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和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调查是本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公众对科技信息的感兴趣程度、公众获得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法、公众参与科普活动和利用科普设施的情况等内容。
公众利用各种科普设施的情况反映公众主动获取科技信息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状况和条件。对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公众参观过各种科普设施的调查显示,参观过科普画廊或宣传栏的公众比例最高,为36.7%%;参观过科技示范点和 动物园 、水族馆、植物园的比例次之,分别为30.9%%和30.3%%;去过图书阅览室和公共图书馆的比例分别为29.2%%和26.7%%;参观过各种科普场馆的比例均比较低。
男性对各种科普设施的利用程度高于女性,女性“不感兴趣”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18—39岁人群对各种科普设施的利用程度最高,40—59岁的人群次之,60—69岁的老年人最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各种科普设施的认知程度、感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对各类科普设施的参与程度均为最高,对各类科普设施的平均参与比例为50.5%%,其次,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办事人员与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利用科普设施的比例也较高,家务劳动者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利用科普设施的程度最低,平均比例仅为12.7%%和18.5%%。“交通不便”对离退休人员的影响最大(3.9%%);“门票太贵”对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的影响最大(2.8%%);商业及服务业人员“不感兴趣”的比例最高(23.5%%);16.7%%的家务劳动者因“不知道”而未利用这些设施。
城镇公众去过各类科普设施的平均比例(18.8%%)明显高于乡村公众(11.8%%),这很大程度归结于乡村的科普设施缺乏。“本地没有”的比例,乡村公众(51.1%%)高于城镇公众(25.3%%);“不感兴趣”的比例,城镇公众(19.6%%)高于乡村公众(10.1%%)。
此次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公众对与自身生活、工作贴近的信息感兴趣的比例较高;约半数的公众对科技发展信息很感兴趣。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外,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接触频率较高的大众媒体是电视、报纸杂志和广播,但对于像图书、科学期刊和因特网等能够反复阅读、详细准确、高效快捷的获取科技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条件的限制,还没有被公众普遍利用。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有一定比例的公众参加过或听说过各种大型和日常的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正逐渐成为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