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供血不足应该怎么治疗?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心脏病供血不足

心脏供血不足非常有可能发生心绞痛,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短暂缺血而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供血不足影响心功能,心功能严重下降会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包括脑部血供。具体现象有体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脑血供少可引起眩晕和意识模糊(如果是站立位易跌倒受伤)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是引起血压升高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平时的保健(指一般健康老人,无重大疾病者):

1、饮食:限钠盐摄入,<5-6g/天,限含咖啡因饮料

宜食脱脂或低脂牛奶,肉类以禽类、瘦肉、鱼肉和其他水产品为主,食用黄豆制品,食用油用豆油,避免腌制和油炸食品

水果两种以上/天,多吃蔬菜,品种齐全,净量500g/天

2、生活方式:有规律,快步式散步、慢跑、气功等有助改善心血管功能

改变体位要慢,如从卧到坐,从坐到站、走

心脏供血不足有好几种类型,您怎么能情急之下乱用药呢?是身体重要还是工作重要?!

心脏供血不足从中医来看分为六种类型;

1。阳虚型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手足怕冷,或突然昏仆,面色苍白,气息微弱,舌淡苔白,脉微沉迟。

治宜:益气回阳,养心复脉。

可服:参茸卫生丸、金匮肾气丸、济仁堂保心包等。

2.阴虚型症见心悸怔仲,口燥咽干,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宜:养心益肾、滋阴安神。

可服:生脉饮、安神补心丹、天王补心丹等。

3.气血两虚型症见头晕气短,面色萎黄,唇淡无华,心悸自汗、舌质淡,脉血弱。

治宜:气血双补,宁心安神。

可服: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归脾丸等。

4.气郁型症见头晕心悸,胸肋胀满,抑郁寡欢,神情默默,苔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安神。

可服:追遥丸、加逍遥散、解郁和肝丸等。

5.痰阻型症见心悸胸闷,眩晕痰多,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苔腻,脉弦滑。治宜:健脾益气,祛痰宽胸。

可服:冠心苏合丸、六君子九、半夏天麻丸等。

6.血瘀型症见胸闷心悸,或胸中刺痛,唇紫甲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结代。

治宜: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可服:血府逐瘀丸、救尔心等。

常用西药

1.麻黄素:25毫克,每日3次,口服。

2.阿托品:0.3—0。6毫克,每日3次,口服。

3.普鲁本辛:15—30毫克,每日3次,口服。

4。菸酰胺:600—1000毫克溶于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次,14次为1疗程。

供血不足 当然要补血啊 药补不如食补 本人建议 多吃猪肝

心脏供血不足是一种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当然也有一些是先天性狭窄,或者冠脉开口狭窄等等,不知道你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比如年龄、性别、胖瘦、有无高血压等等。缺血严重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并发症,当然也有可能猝死。建议去医院检查清楚,了解狭窄程度、有多少血管受累及,必要时可能要行支架或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