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体质抵抗力差,容易引发癌变。应该多吃碱性食物,以平衡体内酸碱度。
胡说。人体PH值是基本恒定的,不可能有大的变动,酸中毒会死人的!
酸性体质万病之源(2010-07-27 08:46:43)转载标签:
饮食养生ph值酸性体质健康 分类: 健康
人体的酸碱性决定人体的健康水平。
一.什么是PH值
人体的酸碱度是以0—14的数字来表示的。
PH是“potential Hgdrogen”的缩写,是表示人体中H的浓度。数字越小,越代表酸字加强。7是中性的,大于7是碱性的,数字越大表示碱性越大。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高的PH值,说明有较高的吸附H能力。低PH值时,说明有较少的吸附H的能力。人体组织的正常PH值应是在7—7.4。血液的正常PH值是在7.35—7.45。血液的PH值始终要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如果血液PH值下降0.2,给机体的输氧量就会减少69。4%,造成整个机体组织缺氧。
二、当机体的PH值酸性时:
在血液中的微生物会改变其形态变异,变成致病因素。
在体内的酶会从建设性的(体内的所有生物反应都需要酶的参加)变成破坏性的氧气的输送困难。
机体各器官遭受破坏,譬如你的大脑,你的心脏。
矿物质的协同作用也会消失。
所有的疾病都是从不平衡的PH值开始的,机体的PH值决定着我们体内的所有生体反应建设。
三、体液中的PH值控制着我们体内的生化反应建设和生命能量转变。
我们人类的生命运动是要在这弱碱性的环境中进行的,不管任何理由改变,太酸太碱都不行。就人体整体来看,酸性就意味着热和快。碱性就意味着冷和慢。
举例:汽车的电池是酸性电池,在冬天,你要开动引 ,让它热了才能启动快,手电筒的电池是碱性的,因为我们需要它是冷和用的慢。
再说,Ⅱ型糖尿病的病人,他们的胰脏特别地辛苦,因为他们的体液是酸性的,好象是一个酸性的大电池,胰脏每时每刻别选着比正常人更多的胰岛素,但是还是不够用,血糖还是高,然后他们就开始服药,药是干什么的,是让胰岛细胞制造更多的胰岛素,而且还有很多的副作用,结果胰岛素细胞终有那么一天累死了,岂不知,人体PH值下降0.1,胰岛素的功能就下降30%,这就是为什么生产这么多的胰岛素,血糖还是高呢?酸性体液,使胰岛素的电子能量转换发生的小,有效率不高,不能解决体液酸性的。怎么能给糖尿病患者一个控制疾病和康复的机会呢?
四、为什么这么多人的身体会变酸性
人体就象一条大河(机体由70%左右的水份组成)一日三餐就如一条河里倾斜东西的管子,多少个日日夜夜这些东西滋养了我们体液的酸碱度。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PH值,每时每刻我们的呼吸系统,代谢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都在做着把酸排出体外的工作,排不出去的,身体就会利用碱性资源(钾、钠、钙、镁、铁)来中和酸的求得机体的正常运做。
如果我们每天从管道中倾倒进河里的多是我们大部分酸性食品,那么我们的机体工作就非常累,如果我们机体内的碱性资源不够,机体只能拆了墙上的砖补漏洞(把胃里的钠,骨头上的钙都调出来中和酸)。
那为什么现代人的体液这么多的酸性呢?
因为食品是第一关键因素,酸性食品多,且口味好,诱人,在加上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些食品营养更好,而碱性食品少,口味不如鱼、肉香。
身体本身的代谢产物是酸性的,所有的食品添加剂是酸性的,死亡的细胞是酸性的,所有的太容是形成酸性体液。我们必须时刻重视我们自己身体的PH值。如果体内酸性物质太多,导致身体的PH值太低,我们的酸性体液会把我们的血管慢慢的吃掉,把骨头慢慢地抽空。在酸性体质中,细胞不能自我修复,不管吃什么药,药多是酸性的,要让病好,要自己健康,首先调整身体PH值。
最强的酸性食品:肉类、鱼、软饮料:
中等强的酸性食品:谷类、豆类、nuts(果仁):
中等碱性食品:水果,蔬菜,beries奶品(纯的)
强碱性食品:麦记、绿叶蔬菜、西兰花、菠菜。
如果你喝一听可乐,你需要喝32听PH值是8的水来中和这些酸
人体PH值的合理饮食
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表现为机体不适、易疲倦、精神不振、体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人的机体健康就会遭到严重损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严重疾患。如果我们平常不均衡饮食,或是偏爱吃动物性食物和油炸食品,那这类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成了导致机体PH值偏酸、健康受损的重要因素。
在我们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中,若某一种食物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后,转换成以氯、硫、磷等酸根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被称为呈酸性食物;反之,转换成以钾、钠、钙、镁等碱性离子为主的矿物质,那这种食物就应当称为呈碱性食物。因此,食物的呈酸性和呈碱性并不是通过我们的味觉就可以判定的,例如柠檬味道很酸,但却是呈碱性食物,而谷麦类、肉类、禽类、鱼类、蛋类、花生、核桃等,就属于呈酸性食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薯类、牛奶、茶等则属于呈碱性食物。还有一些食物因为不含任何一种矿物质,或者是所含碱性离子和酸根离子的量相等,如精炼的油脂、食糖、淀粉、酒类、食盐等,所以它们又被称为中性食物。人体PH值的高低会随着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产生波动,若呈酸性的食物摄入过多,超出了人体需要的量,那么机体PH值就会偏酸。事实上,每日摄入的酸性食物很容易过量,这是因为我们的主食是呈酸性的,而餐桌上丰盛的鸡鸭鱼肉,又太容易使人们忽略对蔬菜水果的摄入。于是,在人们大快朵颐的同时,酸性体质也就慢慢形成了。所以,为了使机体PH值处于正常范围,以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的饮食结构就必须重视呈酸性食物与呈碱性食物的科学搭配,以达到人体的酸碱平衡。
有一点需要注意,中性食物尽管在体内不影响机体的PH值,但若过多摄入,也容易造成人体热量过剩,引发高脂血症或肥胖;而平常过多摄入食盐,则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同样对健康不利。那么,我们每天究意应该怎样吃,吃多少才算合理、科学呢?
1.组成合理饮食的食物一定要多种多样,既要有谷麦类、豆类、蔬菜水果类,又要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类。对谷麦类食物,我们正常人每天应吃300~500克左右。同时,我们还要提倡食不厌粗,适当增加粗米粗面、杂粮及红薯、马铃薯等食物的摄入。
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可吃400~500克蔬菜,其中叶菜类至少占1/2,且“红黄绿白黑”各色蔬菜要轮换着吃;水果每天可吃100~200克。
3.每天应进食不少于250~500克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每天也可吃50克左右。
4.对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我们可以吃125~200克,不过最好是减少猪肉的摄入量,而多选择鸡、鱼、兔、牛等品种。还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适量吃点动物内脏,以补充体内的多种微量元素。
5.少吃腌腊、烟熏、油炸食物,特别是要避免饮食太过油腻。此外,每天盐的摄入量也以不超过6克为宜,即是说,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
6.饮酒要坚持适量、低度的原则。每日饮葡萄酒的量控制在100毫升以内,啤酒控制在300毫升以内,白酒控制在25毫升以内。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让机体PH值呈弱碱性,同时再按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张的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来指导自己的生活,那各种疾病就可能远离我们,健康长寿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没这个说法。
好像09年3月15日的《文汇报》有一篇专家论文,报道了关于人体的PH值的问题,说明人体体液的PH值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指标。
正常人动脉血监测的PH 值应当在7.35-7.45之间,因为人体是一部精妙的仪器,会自动调节PH 值,酸多了,就增加一点碱,;碱多了,酸会来平衡。调节酸碱的主要脏器是肺和肾,。动脉血里,PH 值的浮动范围非常小,这种动态平衡是不可能被食物影响的。
如果 PH 值低于7.2时就是酸中毒,必须急救入院;到5.5时,人就面临死亡。
和别的事物的发生一样,癌变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我们注意精神的开放乐观向上,生活的规律性和饮食营养的多样性和平衡性,注意饮食起居保证良好的睡眠,经常进行适度的体力和脑力的运动,注意工作环境的少污染或者无污染,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和油炸烧烤食物和被污染的食物,注意戒烟限酒,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体内的酸性积累,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