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肩甲炎己有半年之久治疗后末见有转,不知该病如何发生有何治疗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困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肩周炎的常见病因为:
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
③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肩周炎是一种慢性自限性疾病,它的病程分为急性期、粘连期、恢复期,总病程约一年左右,经过及时治疗与积极的锻炼可以减轻痛苦,有利于缩短病程。
肩周炎在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急性期为炎症期,以肩 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治疗应以消炎止痛为主;
粘连期以疼痛减轻,而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粘连期与恢复期的治疗以推拿、按摩、理疗、特别是功能锻练为主。
结合你的情况,患肩周炎己有半年之久,可通过以下方法治疗:
一、外用膏药:
1、肩周疼痛一贴灵:适用于肩周炎、肩部劳损、肩关节疼痛、颈椎疼痛、腰椎疼痛等。
2)肩周炎专用黑膏药磁石贴剂 (黑蚁追风贴):
3)藏药--立正消痛贴,纯中药成份,外敷,药物从皮肤渗透骨质,效果比较好,并且无副作用。
二、理疗
选用超短波等高频电磁疗法,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可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三、功能锻练:
这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功能锻练方法有:面壁爬墙法、、越头摸耳法、弯腰转肩法、搁手压肩法等。
具体功能锻练方法为:
1)背墙外旋(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面壁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越头摸耳——患者屈肘,手指从患侧耳朵向上,越过头顶去摸健侧耳朵,或从前额经头顶摸脑后部,反复进行。
5)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6)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也可做越头摸耳的动作。
7)梳头擦汗——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或做梳头动作。
8)枕手展肘——头枕双手 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9)弯腰转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10)搁手压肩——将患侧手搁在与肩关节等高的物体上,用健侧手按压患肩部,一按一松,反复进行。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每个动作为8×8拍,即每个动作做8 拍,反复8 次。只要能坚持,必能收效。
肩周炎俗称“50肩”,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常见的导致肩关节周围疼痛的原因,可由肩周的筋膜劳损、退化所致。另外,肩部收到某种程度的创伤,也可引起肩周炎,肩周炎通常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退行性变、炎性反应物质的渗出刺激其周围末梢神经等产生疼痛症状,并令肩关节活动度减少,出现肩部活动受限等情况。
颈椎和肩周出现疼痛时,我们除了选择理疗外,药物治疗首选止痛药是芬必得,这是因为颈肩痛的致痛机理都是由于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合成和释放过多引起,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正是针对致痛机理,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消除或缓解疼痛。
预防颈肩痛,首先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防寒冷湿气袭击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产生致痛物质和乳酸;再次是加强锻炼,坚持不断的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练习太极拳,步行等;另外,还应该尽量减轻体重、减少身体的负荷,可多泡热水澡,温泉浴、多做按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