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肝病的一些常识,好在生活中预防!知道的麻烦解答一下,谢谢!
肝病分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很多种,而具有传染性的,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代表。很多肝病患者认为所有肝病的传染途径都一样的,其实不然,北京海文医院专家表明,病毒性肝炎仍然可以分很多,每种肝病的传染什么都不尽相同。昆明533肝病医院专家告诉你各种肝病的传染途有哪些?
一、乙肝的传染途径
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为“母婴传播”,所占比例为60%-80%。其他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体液或者血液经由皮肤、粘膜的伤口进入血液;经由带有病毒的注射针头、针灸针、文身针、穿耳洞针、刮刀或牙刷等进入体内;或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造剂而进入人体内;输血、手术、镶牙、针灸、输液等。
二、丙肝的传染途径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⑴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⑵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推荐阅读:丙肝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三、甲肝的传染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推荐阅读:甲肝的危害有多大?
四、丁型肝炎的传染途径
丁型肝炎的传染途径类似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主要是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可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
1、输入带有丁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或使用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而发生感染,这是传播的主要方式。
2、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含有丁型肝炎病毒的体液或分泌物,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甚至可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进入易感者血液。HDV有家庭聚集现象。
3、性接触传播:接触HDV患者的唾液、尿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也可导致HDV的传播。
4、母婴间的垂直传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母亲,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可直接将丁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表明丁型肝炎病毒围产期传播仅在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但发生率远无HBV高。
五、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
1、由粪便传染。(1)日常生活接触传染: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或直接与口接触传染;(2)水传染: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3)食物污染:带有戊型肝炎的粪便污染食物,特别是未煮熟就吃了蔬菜或壳类水产品;(4)媒介的传染:苍蝇和蟑螂可充当传染媒介,使食物受到污染。
2、胃肠道外的传染:戊型肝炎的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较短,所以,经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染的可能性很小。性不传染。母婴之间也没有传播的报道。但戊型肝炎孕妇常发生流产和宫内死胎。
六、庚型肝炎的传染途径
1、血液(血制品)传染:庚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似,即主要经血或肠道外途径传染。
2、母婴垂直传染:庚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染已有很多报道,丙型肝炎与庚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的母亲,其新生儿中庚型肝炎的母婴传染率高于丙型肝炎。
3、静脉注射毒品:有静脉注射药瘾的人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较高。HGV-R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75%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
4、医源性感染:血液透析和接触血源的医务人员为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5、性接触:庚型肝炎病毒有可能通过血液外其他体液传染。
6、其他:纹身也是庚型肝炎病毒传染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