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心房颤动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大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其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房颤主要临床危害是血栓性栓塞,特别是缺血心脑卒中的危险性增高。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年发生率约为5%~7%,比非房颤患者高2~7倍。风湿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更高,是非房颤患者的17倍。因此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汇总分析AFASAK1、SPAF、BAATAF、CAFA、 SPINAF和EAFT在内的6个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有效的抗栓治疗可使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61%。因此除孤立性房颤患者外,所有房颤患者均应进行抗血栓治疗。特别是对65岁以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有血栓栓塞病史的高危患者,抗凝治疗更是必不可少。阿司匹林和华法令是房颤患者抗血栓治疗中常用的药物。阿司匹林(325mg/日)主要用于65岁以下,无任何高危患者临床特征的低危患者,或对口服抗凝药物有特殊禁忌的患者,其余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主要使用华法令。华法令为4-羟基双香豆素或1,3-茚满二酮的衍生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减少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的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华法令一般于服药后2~6天达到最大效应。华法令有以下几种用法:(1)华法令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慢性房颤患者抗栓的起始剂量可以根据医疗条件、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医生对华法令的熟知程度等决定。虽然相当多的患者可耐受5mg/日剂量,但一般情况下可从2~3mg/ 日开始,每1~7天检测1次INR,根据INR的数值和临床表现调整华法令的用量,当INR到达靶目标后可减少INR的检测频率(如:1次/月)。(2)对房颤持续48小时以上或持续时间不清的需复律的房颤患者,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或左心耳发现血栓的患者,抗凝治疗原则为“前3后4”,即抗凝3周后再实施复律,并于转复后继续抗凝4周。对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需紧急转复的患者,可先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为确保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公认INR是最好的检测指标。对高危的慢性房颤患者或复律前后使用华法令的患者, INR的靶目标为2~3,但75岁以上老年人INR到达1.6~2.5即可。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当INR>4~5时出血危险性急剧增加。对INR增高的患者,可采用以下措施:(1)立即停用华法令治疗;(2)使用维生素K1:当INR为4~10时,口服维生素K11.0~2.5m g;(3)输注新鲜血浆和凝血酶原浓缩物。总之,对房颤患者只有合理应用华法令,才能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并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