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15年前进行了脾脏切除术,后经服用中药调理,基本康复。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下肢浮肿的现象,根据常识,这是球蛋白和白蛋白倒置引起的。我现在想问的是,有没有口服的药物能够纠正蛋白倒置的问题。因为,以前住院期间,医院是使用人血白蛋白滴注进行蛋白倒置纠正的,现在,那种做法显然不可能,因为那是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的,不但费用高,而且,医生也不肯随便使用。所以,在此询问内行专家,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刚才看了不少与肝硬化相关的提问和回答。似乎我还算属于不幸中的幸运者,毕竟已经再活了15年了,且还一直坚持上班工作到退休,真的不容易。所以,我现在仅仅想获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治疗和调节方法。)
肝硬化发生白球蛋白倒置,说明肝功能已发生严重的损害,肝细胞大量坏死,不能制造白蛋白,使白蛋白极剧降低;另一方面网状内皮系统则代偿性增生,于是制造的球蛋白增高。一个降低,一个升高,这就发生“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白蛋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通俗地说它是保持血浆的水份,使有效血容量不致减少,它减少了,水份就漏到组织间隙,及腹膜腔,于是则发生组织水肿及腹水,腹水不仅引起腹胀,由于膈肌抬高,还造成呼吸循环障碍。
纠正这种状况,唯一的治标方法,只有从静脉内补充白蛋白。
到目前为止,我是内科医生,据我所知,还无代替产品。
病人不知是否为楼主本人,已经这种状况,还有幸生活了15年,本人一定深通医理,注重摄生保健,方致干此。
建议去当地省中医院,寻求中医调理,间断注射白蛋白,争取再活15年,安干天命!
肝硬化有哪些症状表现和体征?
血浆白蛋白降低,胆汁性肝硬化,肝脏病变弥漫,肾损害,腹壁静脉怒张,肝脾肿大,上腹部包块,掌跖发红,腿脚浮肿,肝部疼痛,尿胆原增加,上腹部肿块及腹胀,红鼻头,肝气不足,蛙形腹,下肢水肿 .
肝硬化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是各种肝损伤共同的终末阶段,其特点是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替进行,结果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变,使肝脏变形、钙化、变硬而导致;(如病毒性肝炎, 酒精肝,脂肪化,药物肝,化学肝,毒物肝,中毒肝,吸虫肝,代谢性肝病等多种至病因素引起肝脏发生病变损害,肝脏缩小、肝脏肿大、占位、纤维增生,肝脏弥漫性病变,钙化变硬)。
肝硬化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各期所表现出的体征也各不相同。如:
1、在代偿期,多数患者无任何不适感觉,或者可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轻度腹胀等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其中以乏力和食欲减退的出现较早且较突出。一般与正常人无差别,部分病人面色灰暗无华,亦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脏轻度肿大或大小正常,质偏硬,脾轻中度肿大,质硬。
、2、在失代偿期,可表现出慢性肝病面容(多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由于这时肾上腺皮质机能受累,多会表现出皮肤干枯、面色灰暗黝黑,部分患者的面部及其它暴露部位的皮肤也可出现色素沉着,尤其是眼眶周围的色素沉着更为明显。 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性激素失衡:性激素代谢紊乱会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如:男性患者,常表现为性欲缺乏、乳房发育、阳痿伴睾丸缩小以及前列腺缩小等。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减少、月经失调、闭经、不育症、性欲减退、第二性征如会阴、乳房脂肪丧失及卵巢萎缩等。
患者多会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这也是性激素失衡导致的:由于肝脏发生病变时,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雌激素在体内大量堆积,引起体内小动脉扩张,形成蜘蛛痣。 还可能会有出血倾向,可出现反复鼻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淤斑,严重者成为血肿。这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发生障碍而共同导致。 由于这时候门静脉高压,所以会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
[编辑本段]四、肝硬化晚期症状
在肝硬化晚期,症状体征最为显著。各种凶险的并发症状随着肝硬化晚期相继出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还可以腹痛,疼痛多在上腹部,常为阵发性,有时呈绞痛性质。腹痛也可因伴发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肠道感染等引起。在肝硬化晚期症状中产生腹痛同时出现的发热、黄疽和肝区疼痛常与肝病本身有关。 此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兴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