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米粽子更健康:血糖升得慢营养含量高 饮食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6月14日讯

实验目的:6月16是端午节,吃粽子的时候到了。人们习惯了用糯米做的粽子,加入杂豆、肉类等来增加营养。还有什么办法能做出更健康的粽子呢?本实验室希望通过实验,对粽子的主料“糯米”进行改良。

实验方法:选择大米、小米、大黄米等相对应的糯性和非糯性品种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测定体外消化速度。对它们进行了营养素分析,并从口感、香气、颜色等方面对由它们制成的粽子进行了评价。

实验结果:糯性大黄米做的粽子口感软糯,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感官指标都优于其他品种。而非黏性的大米、小米等,并不适合制作粽子。

从营养价值来看,虽然大黄米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与糯米差不多,但是大黄米的蛋白质为10克,而糯米只有7克。大黄米的营养比糯米高。

从消化速度来看,长粒糯米的消化速度为112.7,圆粒糯米为106.3,糯性大黄米则为101.8。由此可见,糯性大黄米升高血糖的速度低于糯米,更加适合血糖偏高或需要控制体重的人吃。

实验室建议:粽子以谷物为主,北方人习惯配红枣、红豆等干果杂粮,南方则喜欢配上肉类蛋黄,总体而言,粽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是,因为通常粽子以糯米为主料,血糖指数高,会使体内的血糖迅速上升之后又急剧下降,因此并不健康,尤其对糖尿病人来说不适合。而糯性大黄米的血糖上升速度比糯米低,同时用它做出来的粽子风味和口感都更好,因此是更健康的包粽子的“主料”。

大黄米又称“黍”,在古代被列为五谷之一。其实,在北方农村古来就用大黄米做粽子。除了血糖指数低,大黄米的营养价值更高于糯米,并与小米相当。它的蛋白质,矿物质铁、钾、锌等,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都优于糯米。同时,我国中医认为,大黄米还有益气补中的功效。

用大黄米做粽子,要提前将米浸泡8—10小时,然后再用粽叶包制。▲(生命时报 中国农业大学食物营养研究室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