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讯众所周知,蔬菜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人体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够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另一方面,中医认为,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性味归经,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不同的时鲜蔬菜,就能得到很好的食疗作用。
荠菜能止血,适合出血性疾病人群
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间常用它包馄钝,或炒野鸡肉,或与豆腐共煮羹。但多数人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临床上荠菜常被用来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等,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荠菜酸所致。目前市场上有两种荠菜,菜叶矮小,有奇香,止血效果好;另一种为人工种植的,菜叶宽大,不太香,药效较差。
每日用鲜荠菜60克,加水适量,煮开锅后,打鸡蛋3个、吃鸡蛋喝汤,能改善头晕头痛的症状。
糖尿病人可选空心菜
空心菜因为味淡,常不被人们重视,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嵇会的《方草木状》称之为“南方之奇蔬”,因它能解毒,如解毒蕈类、砒霜、野葛、木薯等中毒;治蜈蚣、毒蛇咬伤;治淋浊便血、妇女白带、肺热咳血、鼻出血及无名中毒。
有书记载,用其内服能治热痢,外用能治疮痛肿毒。紫色空心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故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蓬蒿菜多吃可清热通便
蓬蒿菜早在唐代已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症有良好的疗效。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者。
生姜养生去胃寒,内热重者勿食
日常烧鱼、肉、鸡、鸭、虾、蟹等都要放点生姜作佐料。生姜的药效有去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高效。
需要注意的是,内热偏重者及舌苔黄而干者忌食生姜。
韭菜能够健脾润肠
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养人体阳气。韭菜不仅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还是一种良好的振奋性强壮剂,有健胃、壮阳功能。凡肾阳虚所致梦遗、滑泄、腰酸、小便频数、小儿尿床、妇女腰酸白带多者都可以常食韭菜,故又名“起阳草”,如与开洋(虾米)同炒,其效更好。
但内热便秘,口干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结膜炎等也当忌食。
老年人护眼多吃玉米
玉米中有两种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一种是能把玉米染成金黄色的叶黄素。另一种是玉米黄质。这两种物质都拥有非常强大的抗氧化动能,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保持黄斑的健康,从而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用眼频繁的人群也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
玉米中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除了能够预防黄斑病变之外,还能够预防大肠癌、皮肤癌、肺癌和子宫癌。此外,玉米中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谷胱甘肽等抗癌因子,以及微量元素硒和镁等。
大蒜杀菌有宜忌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有明显疗效。据最新研究,大蒜还具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还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但是,过多生食会引起急性胃炎;并对心脏病、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不可空腹生食和食后喝过热的汤、茶;应隔日少食,每次以2~3瓣为限;肝、肾、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吃葱预防春季呼吸道疾病
葱的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葱还含有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和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流行时,吃些生葱有预防作用。吃油腻食物时,适量吃些葱,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调入红糖200克,连服数日有效。
常食山药强身健体
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一则能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二则能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免疫力,不易在春天发病;三则山药营养丰富。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菠菜养血且通便
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一个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维生素A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高一倍多。中医认为,菠菜有养血、止血、润燥之功,对便血、坏血病、消渴、大便涩滞、高血压、肠结核、痔疮等病有一定疗效。
若是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上三五分钟,取出切碎,用少许香油、盐等伴食,一日二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尽管菠菜药蔬俱佳,但不宜过量,因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进入人体后,与其他食物中含的钙质结合,形成一种难溶解的草酸钙,这就不利于人体对钙质正常吸收。(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