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高血压低压高,现在服西药拜新同,想加中成药,加什么中成药?
只要保持血压在140/90以下,或120/80左右就行.也不一定要用中药.当然中药是本的,如果条件允许也是不错的.最好是对高血压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做了一些摘录给你参考:
降血压用药有技巧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 吴学思
在我国,存在着一个与高血压相关的危险现象,就是所谓的“三高”、“三低”。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与之对应的就是令人担忧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为什么高血压防治中存在这“三低”呢?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是不少病人还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表现在:1.不愿意服降压药,宁可用降压仪、穿降压鞋;2.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频繁换药、换医生;3.按广告或患友的建议用药,道听途说,不按医嘱服药;4.不坚持用药,没有症状不服药,血压正常就停药,对药物副作用顾虑过多,吃吃停停,不坚持用药。您也许身边就有高血压患者,您也许就是刚被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您打算怎么治疗呢?
明确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高血压的诊断是指未服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过去诊断为高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亦为高血压。长期血压增高会造成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的数值呈正关,如果血压降低6mmHg,中风的发生则减少34%。与没有高血压的人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舒张压每降低5mmHg,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25%。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压;降压的靶目标为<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130/80mmHg,最终目标为预防(逆转)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国内外开始进行了众多大规模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是能明显降低各种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包括脑卒中或高血压脑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瘤及其破裂、肾功衰竭),证实了高血压应早期积极治疗及有效控制的重要意义。
了解高血压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降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这五大类药物均可被选择为开始降压的即一线降压药物,由于各类降压药物作用特点不同,故选用时应根据每个高血压者的具体情况,如高血压的程度、心率、是否伴有糖尿病、尿蛋白、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衰等,因人而异地考虑。利尿剂为最常用的一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适用于老年人、肥胖者、有肾衰或心衰的高血压患者,使用时应注意补钾。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氨酰心安等,特别适用于年轻人、发生过心肌梗死、伴心绞痛、心率偏快或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钙拮抗剂适用于老年人和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面部潮红、踝部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适用于年轻人、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患者、有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它具有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常见不良反应为干咳。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沙坦类)为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如芦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美卡素)等,对伴心力衰竭、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也有靶器官保护的作用,其不良反应少,特别适用于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有不良反应的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顺应性。
药物治疗时应掌握以下原则:1.平稳降压,长期、持续治疗。2.平稳降压就是从低剂量开始,轻中度血压增高者一般从单药单剂量开始,每2~4周复查,根据血压和有无不良反应调整药物或剂量。3.如单药单剂量不足以降血压时,提倡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好于大剂量单一用药。4.要尽量把血压降到上述的靶目标,达靶目标后则应维持此时的药物,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因为高血压本身就是中老年性疾病,随着年老会发生和加重,一般不会自愈,而是需要药物来控制且维持,切切不可突然停药或撤药,以免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5.药物服用应尽量简便,以利于患者坚持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用药,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同样收不到好的疗效。非药物治疗包括:减轻体重;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6克/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脂肪;戒烟、控制饮酒;适量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保持积极、豁达、轻松的心境。
高血压是新世纪面临的一大挑战,让我们多多重视它,重视其存在才会有更好的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