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中医在给我看病时开的方子。当时我不便问她他,请高手帮忙看看。
最好能从药方的组成:君臣佐使谈谈。
我这里先谢谢了

如果把太子参改成人参或党参再加麦冬、五味子就是生脉散的主药了。
重用丹参:手少阴、厥阴血分药。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
重用山药: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降香:辛,温。入肝;脾;肺;心经。主治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白蔻仁:理气宽中,燥寒湿。配、 生内金、 炒麦芽,益气养阴。粉丹皮、 生草又清血分之虚热。有养气活血,软坚化瘀,止痛止血。
纵观药方之意是:补气养阴,软坚化瘀,止痛止血。治疗消化系统出现溃疡、出血,大便色黑、脾虚泄泻之良方也!
对否?还望楼主明示!
太子参18g,麦冬(分量看不清楚),五味(?)9g,丹参30g,降香8g,山药30g,生内金10g,白蔻仁10g,炒麦芽15g,粉丹15g,生小(最后一字和分量看不清)。
就看得清大体说来,太子参、山药补脾胃,内金、麦芽助消化,降香、白蔻仁理气,丹参、粉丹清肝和血,是为一胃病,可能有过溃疡的患者处方。
太子参18g 麦冬15g 五味子6g 丹参30g 降香8g 山药30g 生内金10g 白蔻仁10g 炒麦芽15g 粉丹皮15g 生草3g。我认为这个是益气养阴的方子,应该是治疗心气阴两虚的,前三味是生脉散之意,后配合山药益气,内金、麦芽健脾,丹参、降香、扣人、丹皮活血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