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的“皮球”生涯:
> “强人”之所以被灌以此名,想来有多种原因,“资本家”期望他拥有足够高的生产率,甚至可以作为企业的榜样,而“强人”自己则可以感觉到无比的自豪和认同感,相对非强人则将他们孤立,而不是用“伟人”“能人”之类褒奖。
> 公司里常上演这样的“剧目”:老总们总是突发灵感,并无限放大他们的期望,“我们应该5年内实现生产力翻番的目标,进入世界500强,不3年吧,还是2年吧,大家有没有信心?”“有”的声音好象多来自并做具体业务的总经理秘书,大部分部门经理们都相互看了一下,并没有过多表示,个别在私语。大部分经理们,如果他们确实是那种身先士卒,而非简单将老总指标传达给下属的人,他们都知道要回答“有没有信心?”和到底几年能完成,需要花相当的精力思考,至少要考虑一下。
> 无论指标如何宏伟,是否有人实现,这顶多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并未造成什么物质损失。但噩梦的开始则是,会后紧跟着有一名“强人”被委以重任,他没有机会选择是否接受,因为,在场的经理们都注视着他,他如果选择NO,老总颜面那放,他也许再无其他机会,部门经理也可能会因为这样的榜样,也变得拖拉起来,公司的事情将再无人承担。
> 如同剧目上演,门票已经销售,观众们注视着这个“主角”,期望看到一个“SuperMan”能够展示他超凡的能力和勇气,以及挑战恶魔的激烈场景,[画外音]好象公司里不应该如此“热闹”。经过挣扎他终于开始“工作”了。
> 按照常规,首先是需要找到老总了解他真的在想要的东西,结果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就做一个和某品牌一样的产品,不要超越他,比如增加个什么功能什么的?”,他继续找到市场部门,希望获得一个好的反馈来自客户的,得到的答案是:“我们没有该种产品,不过它的某个功能据说很吸引客户”,他又来到了车间,希望了解公司是否可以完成这样一个产品,得到的回答:“如果做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只是时间问题,最多花点时间买个样品,拆开分析一下。好象老总不是这个意思,我还不知道你要做的是什么?”。显然,他是个生手,至少还没有了解“正确”的工作方法。
> 时间在1天天,1个月1个月的过着。他意识到大家都和他一样并没有真正了解要做的是什么?他于是鼓起勇气找到了老总,得到的回答是,“你先设计个大概,大家讨论讨论就是”。显然,他让老总失望了。
> 他于是从头开始,搜集资料,甚至学习新的知识,来弥补对某品牌产品的理解,自己在刮风下雨天散发着市场调查,期望获得来自市场的一手素材,甚至到产品实验室动手展开新产品模型的技术验证。终于,他成功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强人”。后来,他就再没有得到和其他同事一起工作的机会。
> 还有个剧情发展:他只是搜集了点基本的产品资料,并标注了一些他认为的要点,将他简单的想法/方向,反馈给了老总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于是意见如雪片般反馈回来,大家的讨论热情高涨。很快大家制定了一致的意见,“我们就这么做了”:老总欣慰的说。这个“强人”只做了个普通文员该做的工作,他甚是失落,远没有了当初的激动。
> 2个结局我更加喜欢第2个,因为之后公司不在这样工作了,因为增加了一个文员,老总也只需要惬意的“拍板”或“把关”或“要点的指导”,大家合作愉快,各斯其职,而这个“强人”也成为了文员的直接主管,文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逐渐的可以作到“强人”的部分能力,对搜集到的资料做了“点评”,并能够及时和各个相关部门沟通,并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让每个部门都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任务。
> [注释]皮球泛指那些没有被公司意识到的工作环节。如果公司没有了皮球,“强人”时代也就终结了,或者“强人”更应该指具有准确洞察力,能够从全局高度审视局部工作的人,他们往往可以在出现皮球的时候,迅速扎破它,保证工作顺利的流畅执行,不再出现工作断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