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50多了,近一段时间来眼睛总是看不清东西,特别是看远,很不清楚.(大概是4米左右)本来我的年龄是应该老化了能看远的,但是现在相反,是怎么回事.请那位学者能解释以下!
是不是有白内障?
你好,初步认为你可能得了白内障.
白内障。最常见的是发生在50岁以后,多为老年性白内障,其发生和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还有一种情形是,晶体随年龄增长所含水分渐渐减少,其中央核心部渐趋硬化,加上晶体蛋白的代谢产物增加,致使晶状体看上去呈淡黄色,似乎不透明,这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并不影响视力。注意这两者鉴别是很有必要的。每位患者都应检查视力,若视力正常(包括矫正视力能达到正常的标准),首先要考虑是晶体生理性老化。检查晶体是否混浊应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必要时还要放大瞳孔(检查前最好测量眼压)。
二、要注意与白内障相伴影响视力的其他眼病在老年人中,影响视力的眼病多种多样,特别是一些发病缓慢,症状又不明显的眼病,若与白内障同时存在,则容易被忽视和漏诊。因此对于发现有老年性白内障的病人,要注意眼压是否正常,最好要测量眼压,同时检查眼底的视神经有无疑似青光眼性的改变。这些检查应该定期追踪观察。如果是有青光眼,则应积极治疗青光眼。再则老年人也会有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等对视网膜产生影响的疾病,还有眼本身的疾病如老年性黄斑变性,这些都影响视力,对这些疾病应当积极治疗。
你是病理性近视,与遗传性近视不同,发病年龄较晚;也有一种核性白内障(从晶状体中心部开始混浊),早期可表现为近视力提高,其原因是核性白内障增加了晶状体的聚焦能力,看近距离物体显得更清楚。多数老年人因老视看近距离物体有困难,在患白内障后的初期,他们惊异地发现,他们不戴老花镜也能阅读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第二视力。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应及时去三甲医院眼科就诊,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针对性处理。
转贴:
病理性近视常识
我国是近视眼的患病大国,而且我国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很高,在小范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6.9%。近视超过600度就是高度近视。近视人群现在越来越多,许多人觉得近视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戴眼镜就与正常人无异,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一般青少年发育成熟后,近视度数基本就不再增加。但是有少数高度近视发生的时间较早,近视度数会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加深,甚至可达2000度以上。另外,眼底常发生多种病理改变,对患者的危害很大,甚至可以引起失明。
高度近视不单单是看不清东西,最重要的是眼球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即前后径加长。随着眼球形状的变化,眼球后部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受到牵拉,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变性,所以高度近视有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近视”。如果出现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其后果就是失明。视网膜脱离和黄斑萎缩是高度近视致盲的两大原因。一般来说,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球前后径增加约1毫米。因此,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越大。据统计,70%左右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是近视眼,其中30%-40%是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常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突然下降或视物变色等症状。高度近视由于玻璃体发生液化,随着眼球的转动,常在眼前出现黑影飘动,就像蚊蝇在飞舞。由于眼球变大,造成对眼底视网膜不断牵拉,特别是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破裂时,或者形成新生血管,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视力受到很大损害。当出血少时,出现视物变色;出血多时,病人自觉眼前有一块固定的黑影挡住视线。另外,高度近视病人的视网膜组织因变性萎缩,变得非常脆弱,当受到外力的突然冲击,促使视网膜破裂,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因此,当患有高度近视的人突然出现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飘动、闪光感,或自觉眼前有固定黑影遮盖时,应尽早到医院找专科眼科医生检查。
对于高度近视朋友建议每年都应该接受一次眼底检查,而对于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到眼科作眼底散瞳检查,查眼底的目的就是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如果发现了视网膜变性区或裂孔,就要及时做激光或手术修补,防止进一步发展到视网膜脱离。如果在视网膜脱离早期进行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的意义重大。平时多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C、E,少食辛辣,忌烟酒,慎用血管扩张剂,防止眼底黄斑部反复出血。避免眼球的外伤及剧烈爆发性运动。选择屈光手术要慎重,-12.00D以下以LASIK为宜;-15.00D以上可考虑眼内镜片植入。慎重择业,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用眼过多的工作,单位用人也应予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