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要弄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人的大脑在一天中有一定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3时思考能力最敏捷;晚上8时记忆力最强;推理能力在白天12小时内逐渐减弱。根据这些规律,早晨刚起床,人的想像力较丰富,就抓紧时间捕捉一些灵感,做些构思工作,兼读语文和背诵英语单词,由于早晨空气新鲜,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上午做一些严谨工作,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下午除听课外,要快速准确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晚上加强记忆和理解,预习第二天功课。中午、傍晚的空隙时间就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务性工作,如看看报纸,收集写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或是换个说法:一个学生一天的时间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学习效果。
第一阶段:早晨起床后。“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人一天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可以安排背诵英语单词和课文或语文课文。清晨朗朗的读书声会清醒头脑,使你更好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课间不必分秒必争地完成作业,出去走走,与同学聊聊,放松一下,下一节课才能集中注意力,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很容易造成疲倦,使学习效果下降。
第二阶段:午饭后。很多学校都有较长的休息时间,外地学校更长,考虑了师生午睡,上海地区虽短,可也有一个小时左右。饭后稍事休息就可以做作业了,上午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中午就可以做起来,速度快的学生一般可以完成一到两门功课。
第三阶段: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到家就抓紧时间做作业,顶多先吃点点心充饥(有的家庭父母下班晚,孩子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必须保证)后就开始做作业。放学回家到晚饭后有两个多小时,加上中午的时间大体上可以完成当天的作业。
第四阶段:晚饭后至临睡前。这段时间也有两三个小时,可以先进行预、复习,然后做一些家庭作业,看看参考书或做些课外练习。到临睡前,这又是人一天记忆较佳的时间段,这时可背诵当天学过的英语单词、课文,重复记忆。等睡下去后,戴上耳机,听一段英语磁带练练听力,以英语短文、小故事为佳。为什么选择晚上睡下去后听呢?白天是人活动最频繁的时间,各种声音很多、很杂,这时听英语易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晚上睡下后周围很安静,闭上眼睛,静静地躺着听上十分钟或一刻钟,效果比较理想。
如果是指一生呢?
一个儿童的记忆力,是人生一辈子当中最好的时候,是黄金时代。从出生开始,就成长他的记忆力,这个时候如果训练他的记忆力,可以成长五倍到十倍以上,乃至于有的人能够过目不忘。
医学家通过大量观察证明:人的休温在一天中有三个高峰,即早晨起床后、8:00和18:00后的两个小时左右。这三个高峰期间,脑神经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思维灵敏,办事效率高,体温峰值过后,人就感到疲劳,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要学会科学地运用最佳时间:
1、清晨起床后,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消除了疲劳,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是学习和记忆的高效期。在这一时段,适宜学习一些难以记忆但必须记忆的内容。
2、上午8:00-10:00,大脑极易兴奋,适宜学习需要周密思考和分析判断的内容,也是攻克难题的好时光。
3、下午6:00-8:00大脑神经活跃,是回顾复习全天学习内容、知识归纳分类和整理笔记的黄金时间。
4、晚上临睡前一小时,是一天中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利用这段时间,复习难以记乙的内容则不易遗忘,因为在睡梦中大脑依然在思考,重复睡前过目的信息。
此外,当边续学习一段时间感到疲劳时,变换一下学习内容和方式,也不失为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至于有些同学认为,夜间看书,尤其是凌晨0:00-5:00效果最佳的说法,也有实验证明,但是对于边工边读的同学来说,我们不提倡这样的过度学习,因为把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作息时间打扰,极易造成疲劳,缺觉,低血压,头疼等症状
参考文献:http://old.blog.edu.cn/user4/go_og/archives/2007/1682164.shtml
我感觉就是晚上睡觉前的时间。一旦有困的厉害了的感觉就不行了。有时这时候看的书,晚上做梦都会重新过一边(虽然很模糊,)
我要逆天改命:你好.
我估计,你可能是个在读学生,所以,把问题具体化,从学生的角度与你共同探讨,其他的人群则可以此类推。
一天什么时间记忆力最好(以下是一般情况)?
人的大脑是有一定活动规律的,一天中,大脑的记忆力有几个重要的时间段:
•上午8时左右: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思维灵敏,办事效率高;
•下午3时左右:脑神经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思考能力最敏捷;
•晚上8时左右:记忆力最强;意义识记的效果最好。
•白天12小时内:推理能力则呈由强到弱,逐渐减弱的趋势。
怎样安排好一天中的几个重要时段?
先了解几个有关概念:
——从心理学看来,人对事物的记忆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识记——保存——再认——再现。记忆的“识记——保存”是记忆“再认——再现”的基础。
——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去进行识记,称为有意识记。有意识记又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两类。
根据以上规律,这样安排一天中的几个重要时段比较科学(以学生为例):
•早晨(7-8点):
——机械记忆的高效时段。
在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后;最好做一些机械识记。如:朗读语文课文和背诵英语单词的。早晨,人的想像力较丰富,就抓紧时间捕捉一些灵感,做些写作、设计构思……
•上午(8-12点):
——攻克难题的黄金时段。
抓好“课堂听讲”的重要环节,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做一些攻克难题的有意识记类严谨工作,使记忆东西再现时准确无误——记忆的正确性是记忆的最这样品质;
•中午:午休20分钟(一定要小休息!);再安排一些不费力的事情,如:看报刊杂志、收集资料和散步……放松紧张了一上午的心身,以利下午有充沛精力投入学习。(尽量不要用中午时间赶作业!)
•下午:(2-6点):
——归类整理笔记的重要时段
继续抓好“课堂听讲”的重要环节,做好课堂笔记。还要利用自习课整理笔记,有意进入记忆的第二个阶段——保存。即:把识记过程所得到的印象或信息,保留在大脑中。
(•(6-7点):傍晚的空隙时间:有氧散步或小休息,放松身心,给大脑补氧;整理笔记。)
•晚上:(7-10时)
——复习预习的最佳时段
加强记忆和理解,重点是“课后复习”和“科前预习”两个环节。
快速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将当天所记的笔记整理得"井然有序"……然后做好当天的笔头作业,编织当天学习内容的“知识网络”。(一定要先复习后作业,才能起到意义识记的效果,进入记忆的第二个阶段——保存。即:把识记过程所得到的印象或信息,保留在大脑中。);
快速预习第二天功课。了解大概,提出疑问,使自己第二天能带着问题听课。
提醒:
——最佳学习时段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要细心摸索,根据自己工作和学习特点,归结出自己的学习规律;
——记忆力的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尤其是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记忆方法是否得当,都会造成记忆的个体差异。
我感觉是晚上睡觉前,大概八九点吧。可能会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