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遗忘的节日主食-饮食健康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06-07-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教授蔡东联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食物也日益丰富。特别是逢年过节时.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尽管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难觅主食的身影。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鉴于此,节日饮食应注意主食的摄入,尤其要做到“三化“,即简单化、定量化、杂粮化。

简单化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然而,人们却把主食的范围扩大了,烧卖、油条、春卷、奶黄包等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被当成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的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表1),多吃对健康无益。而且往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节日饮食中,菜肴已经非常丰盛。蛋白质不会缺乏,质量也不差。此时最需要的是以淀粉为主的米面食品,如米饭、面条等,而非各种制作精细、“营养丰富”的点心。也就是说,主食应尽量简单化。另外。节日期间,还可以吃到多种零食。这些包装精美、味道各异的零食,也常常被当成主食,无疑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一般地说,在餐前2—3小时内不能随意吃零食。以免影响正常进食。

定量化节日期间,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菜肴尤其是荤菜的种类都较多,每样吃几口人就饱了,往往再也吃不下主食。主食摄入不足,副食特别是革莱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也相应增多,很可能会引起肥胖及其并发症。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无限制地吃菜,以保证主食的进食量:主食应“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O0克以上。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不科学的。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并不高,过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影响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杂粮化现在,人们吃的主食越来越精细,基本上都是精白米、精白面等。所以,有人提出了“讲营养,吃粗粮”的口号,这是符合营养学要求的。稻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全部被丢弃;反复碾轧后.就只剩下淀粉及少量蛋白质。可是,米糠包括果皮、种皮、糊粉层、米胚芽等,其中包合了稻米 64%的营养素,是稻谷精华之所在。米面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因精加工而损失殆尽,则需通过其他食物来补偿。燕麦、大麦、荞麦、粟米、玉米、高粱米等杂粮,都含有白米、白面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可起到有益的补克作用。因此,日常饮食应适当地增加杂粮制品,节假日也应如此。杂粮中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这对节日饮食也是很好的调剂和补充(表2)。

事实上,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分为五类,即谷类,蔬菜及水果类,畜、禽、鱼虾肉及蛋类,奶、奶制品和豆、豆制品类,油脂类。每天的饮食中都要包括这五类食物,节日期间还应注意上述主食“三化”原则。才有利于人体健康。

表 1 常见点心(100克)所含营养素

热量(千焦)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

奶油饼干 1795 8. 513. 169. 2

奶油蛋糕 1582 7. 213. 955. 9

烧卖 9969. 211. 025. 6

油条 1615 6. 917. 650. 1

春卷 1937 6. 133. 733. 8

蛋黄酥 161511. 73. 9 76. 1

米饭 4902. 6 0. 326. 0

面条(煮) 4562. 70. 2 24. 2

表 2不同粮食(100克)膳食纤维的含量(克)

精白粉 粟米高粱米 燕麦片黄玉米 荞麦麸皮

0. 3 1. 64. 3 5. 3 5. 66. 531. 3

(摘自伽玛医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