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七品和七碗-饮食文化

王朝美食·作者佚名  2006-07-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宋代皇帝常赐给大臣一些名茶,其中有种“七宝茶”特别珍贵,它是由7种甘香的原料配合细嫩茶芽制成,专门进贡给皇宫享用的。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曾写下如此诗句描写“七宝茶”:七物甘香杂芯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

梅尧臣写的另一首茶诗,则是将福建的建溪洪井茶分为七品,给以简要评语:“忽有西山使,始遗七品茶。末品无水晕,六品无沉粗。五品散云脚,四品浮栗花。三品若琼乳,二品罕所加。绝品不可议,甘香焉等差。一日尝一瓯,六腑无昏邪。……”

然而,在古茶诗中最享盛名的当为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 。他在诗中描写一连吃了七碗茶的不同感受,非常形象生动,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中曰:“一碗入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不仅提到饮茶的润喉、解郁、利肠胃、发汗、清肌骨等作用,而且还提出饮茶不宜过量。

七碗已成茶史典故,被后代文人广为引用。赵朴初 《十月三日御茶园饮茶》 诗中的:“一杯两杯七八杯,百杯痛饮莫辞醉”也是化用卢仝七碗茶的典故,只是卢仝喝茶用碗,七碗即足矣。而赵老品茶用杯,故能百杯不醉,亦诗坛一佳话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