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社会性软件、IM和p2p等的随想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 观点

2004年中,各种即时通信软件方兴未艾,社会性软件初露头角,p2p技术日趋成熟,知识管理更受重视……这一切意味着当前正处在变化的边缘,正确利用人们投诸于这些领域的热情,可能带来突破性的进展。黄仁宇在《关系》一文中认为,人类的各种关系之中,以生存的关系、性关系和经济关系最为重要,仔细想来,生死、男女、经济的确左右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许多特性。

网络时代,前面提到的社会性软件、即时通信平台、p2p技术、知识管理平台等,能够:

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圈子”。

将促进多种技术的融合,并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应用和服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软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技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这个小范围内充分相互作用。

2. 考虑范围

2.1 这些软件或平台的概念

为了对所思考的范围做一个界定,我用FreeMind制作了下面这张图片(这里列出的软件、产品或概念并不完整,但基本能表明我的分类方式):

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内容范围,可以得出本文关注的基本范围是:与个人通讯、交往、学习、游戏有关的电脑或网络工具。

2.2 外行评价

这里并不想就这些名词或软件作概念上的界定--事实上我认为现在不是恰当的时机,因为这些概念产品技术正在迅速地相互作用和杂交,最终在市场上、在人们的记忆中能够留下印痕的将是什么,谁也无从得知。所以,这是个探索期,在这个时期,不该做定义,只需要叙述感受。:)

2.2.1 社会性软件

利用电脑与网络技术,结合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互助,以类似滚雪球的形式将人们聚集起来,并且可以共同完成某些目标,或者,仅仅是为了快乐……

orkut等国外服务

orkut是颇具王者之风的google推出的社会性网络,在网络中曾经引起了很大反响,ebay上拍卖的orkut的邀请在一段时期内非常抢手,它的基本界面如下:

orkut类的网络运作原理是基于人都有一定的交往圈子,在这个圈子内相互信任程度较高,性格、爱好等也有相似之处。在这一基础上,A认识B之后,相当于A与B共享各自圈内的朋友……这样“滚雪球”似的运动,会发生人际关系间哪些奇妙的互动,只有尝试了才知道了。

orkut比起其它社交网络有几个特点:

只有通过邀请才能加入,因此比较能够保证社区质量;

新加朋友,在对方认可前,就能够浏览他(她)的圈内朋友,并加其为好友,因此圈子容易扩大;

有Rank功能,对朋友进行属名或者匿名投票,可以帮助判断朋友的情况。

与orkut相仿,国外还有多种类似的社交网络,如社交网络服务的先行者Friendster、以求职招聘为主的Linkedin等,各有特色,其基本界面可以参考下面的图片:

较具特色的是在国内被称为“美味书签”的del.icio.us,与上面的orkut等SNS相同,美味书签也是一种社会网络服务,但它只专注于让人们共享其收藏夹,通过对web的关注兴趣点来“选择”志同道合者。它的界面可以参考这幅图片

uu、友友和liring等国内服务

在国内,SNS的发展也相当迅猛,一方面是大量对Blog和社会网络有着浓厚兴趣的先行者翻译、搜集整理相关文档和资料,促进人们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网络服务本身具有很强的商业潜力,也吸引了许多开发者和投资商的目光。

友友网络优友地带生活圈等几家服务商可以算是国内较为知名的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了,基本思路都是以通过朋友结识朋友的朋友,扩展社交圈,提升社会资本。让使用该服务的人们能够以现实中的朋友为桥梁,建立起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网络。

当然,几家服务商的侧重点还有所不同,比如优友地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社交网络和通信平台的结合,并且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试图通过VoIP等方式盈利;而生活圈则是通过细化“关系”的类别、计算关系密切度等手段保证它的先进性,甚至于希望能够将关系量化,来协助对“圈子”进行分类对比(这或许是将来一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但事实上我并不看好)。

wiki

“Wiki Wiki”一词源于夏威夷语“wee keewee kee”,意思是“快点快点”。大约是因为“快点快点”地催促暗合了这个系统迫切需要的参与精神,Wiki发明人WardCunningham就用Wiki命名了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以共同创作为手段,靠大众不停地更新修改,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

wiki和普通网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群众参与的,任何浏览者都能够对页面进行修订增删,国内Wiki在CNBlog等一些社区团体中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使用更为广泛的是自由软件社区,比如linuxsirfcitx等,因为wiki的自由与便捷令人心动。

2.2.2 通信软件

即时通信软件相信有一定上网经历的人都会相当了解(或者,现在初学上网的年轻人,一开始会的,估计qq该是其中之一)。这里我把它简单分成几种类型。

2.2.2.1 IM类

纯粹自有品牌、自建服务器、通过软件的优势来吸引玩家的类型。

qq和msn

在中国,毫无疑问,qq是即时通讯中的王者。近期MSN正在迅猛的速度赶上。这两款软件从功能、实用性、便捷程度等角度来说,可以说都处于同一档次,如果硬要进行比较,个人认为,只能从文化上着手:qq的大量玩家是年龄在20岁上下的青少年,加上qq上曾经出现“打擦边球”的带色信息、大量的游戏、品味一般的聊天室……这一切使qq有一种“娱乐工具”的标准形象。而MSN则一直以企业严肃面孔出现,给人的感觉用户群相对素质较高。

或许这是目前大量企业在网络内部封杀qq,但却往往给MSN留个口子的原因?

icq、yahoo、uc

icq曾经是聊天工具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可惜廉颇已老,软件功能单一,导致疆土逐渐被竞争对手所蚕食。yahoo messenger则始终未能出人头地,一直被压着打。至于uc,前期跟着qq的思路做得不错,被新浪收购后,不知战斗力是否会大幅增强。

jabber

Jabber是个开源项目,基于XML,并且架构、协议全面公开。而且它还是个分布式的系统,也就是说你可以架自己的Jabber服务器,注册到这台服务器的用户一样可以同其他地方的Jabber服务器上的注册用户联系。能够轻易构成一个分布全球的Jabber网络。每个企业也可以建立自己的Jabber服务器,并且封闭外部接口,只供自己内部使用。它的技术支持极其强大,有各种平台甚至PDA和手机版本的客户端。

2.2.2.2 整合类

trillian和myim

TrillianMyim这两款软件,一中一外,都能够支持多种即时聊天工具的登陆使用,对同时使用多款IM进行聊天的人来说极为实用。对于国人来说,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Myim支持腾讯qq这个大陆事实上的标准,而Trillian由于不关心中国市场,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研发。其次是Trillian纯粹是一款整合多种即时聊天工具的软件,但myim看起来更有野心,因为--它至少还提供了自己的号码,估计是试图在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再发力。

两款软件使用还算差强人意,比起单一IM来说,功能上并不那么完善,界面亲和度也不尽如人意,但总是勉强可用。它们的使用界面可以参考Trillian的图片Myim的图片

gaim

之所以将Gaim单独放到一边来说,因为它开源、跨平台、支持多种IM,很容易能够在它之上开发出各种扩展应用来,它的界面参见图片

可以说,gaim的开放性及软件的成熟和稳定,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希望通过IM创业的人们提供软件开发思路。

2.2.2.3 插件类

msn shell

msnshell是一位24岁的年轻人在MSN的基础上开发的插件程序,对MSN进行了功能扩展,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标签功能,按作者的话说:“我们还可以增加自己特殊的标签,将常用的一些在线功能(阅读新闻、查看天气预报等)集成到

MSN Messenger 中,将其变为一个功能丰富而强大的客户端工具。曾经见到过 Microsoft 演示新加坡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就是将许多客户端的功能置入 MSN

Messenger 的标签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使用极其方便的工具。”

msnshell只是一个插件,因此其功能是依托于MSN的,其基本界面见图片,由于标签可以自定义,就极大地扩展了MSN的功能,现在已有的标签有如:游戏、广播电台、网页收藏、电视节目等,因此,在这种结构下,all

in one成为可能。

MSN机器人

和msnshell相比,msn机器人则有它独到的特点,从他们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它的功能点集中在一些信息查询和简单指令回复上,但由于这种形式容易定制,因此也有可能在其上进行深度挖掘。

木子版qq及qq for Linux

至于木子版qq,则较为简单,主要是满足网友的需求,去除qq众多广告,去掉不实用的浏览器,能够查看IP地址等等。对于qq的挖掘,近期由于自由软件工作者的反向工程,尤其是perl-oicq等软件项目对qq协议的完全破解并公开,使之成为可能。这里是一些qq协议分析的文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Linuxsir的朋友开发了OpenQLumaQQ,使qq的跨平台使用成为可能。

2.2.3 P2P软件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这份英文文档里面简单对p2p技术进行了描述。p2p技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版权,国际网络音乐版权诉讼对我国(p2p)企业的启发里面提到了部份值得参考的观点。

2.2.3.1 纯粹p2p

这里对“纯粹”与否的判定,是我自己杜撰的,我认为,不需要中心服务器、每个点都是对等而且在网络中具有同样功能的这种产品,才能称之为纯粹,而类似napster和bt这样,或者需要种子,或者需要中央服务器,但采用了p2p技术的,仅能称之为“准p2p”。

gnutella

被认为是“令人称奇的软件产品“的Gnutella,自从开发面世以后,转眼间就迅速普及。只要利用搜索功能,就可以在全世界gnutella对等网中与其它个体之间收发各种软件、文档等。

有大量的软件能够加入这一对等网,比如gnucleus

你在gnutelliums还可以找到大量的同类软件,如phex等。

freenet

在Freenet的网站上有一句说明:Freenet is free software which lets you publish and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without fear of censorship.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不对它进行细节描述了。这里是它的logo

2.2.3.2 准p2p

napster

Napster技术在1999年由仍在美国东北大学就读的Shawn Fanning开发成功,并迅速在众多MP3数字音乐爱好者中传播开来。Napster提供了一个客户端软件供MP3音乐迷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户共享的歌曲文件,并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务的用户硬盘上去下载歌曲。

bt

BT是一种类似与电驴的P2P共享软件,全名叫"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bt在这两年来成为互联网上的一个热腾腾的地盘,你可以到作者的网站看看对bt的介绍性文字。BT的下载原理见下图:

它首先在上传者端把一个文件分成了Z个部分,甲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N各部分,乙在服务器随机下载了第M个部分,这样甲的BT就会根据情况到乙的电脑上去拿乙已经下载好的M部分,乙的BT就会根据情况去到甲的电脑上去拿甲已经下载好的N部分,这样就不但减轻了服务器端得负荷,也加快了用户方(甲乙)的下载速度,效率也提高了,更同样减少了地域之间的限制。比如说丙要连到服务器去下载的话可能才几K,但是要是到甲和乙的电脑上去拿就快得多了。所以说用的人越多,下载的人越多,大家也就越快,BT的优越性就在这里。而且,在你下载的同时,你也在上传(别人从你的电脑上拿那个文件的某个部分),所以说在享受别人提供的下载的同时,你也在贡献。

同样,有大量客户端软件能够以bt的原理进行p2p的文件共享,比如azureus

2.2.4 Blog

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写Blog的人。实际上个人博客网站就是网民们通过互联网发表各种思想的虚拟场所。盛行的“博客”网站内容通常五花八门,从新闻内幕到个人思想、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2.2.4.1 Blog服务

blogger

blogger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blog服务提供商,看看这份2004年8月4日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到blogger的巨大影响力了。Blogger与众不同的特性在于:增强型的Dashboard(允许用户使用便携设备通过电子邮件发表自己的Blog)、共享型的评论功能和新的作者概况等。它的界面非常简洁明快。

cnblog

在国内,cnblog有其一定的特点,表现在团队中的成员对blog、SNS的理论、技术不断追求;同时借鉴了类似wiki的形式,撰写blog百科;提供blog搜索等,可以说是国内blog非赢利性组织的代表。

blogchina

博客中国则是另一种风格,前期更注重新闻、评论,在这里聚集了一批文人,他们似乎并不很在意blog的理论,只是将它当成一种便捷发布的工具。近期,或许考虑更多,它也提供了新闻聚合、博客公社等。可惜这里的博客公社,从理念到界面都有抄袭blogger之嫌。

blogcn、blogbus、blogdriver等

相比之下,我最喜欢blogbus,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在这里申请过帐号的缘故。

:)

blogcn经常性的改版、缓慢的速度、偶尔发生留言等遗失故障,让人略有些不满。而blogdriver功能略显华而不实(不够简洁)、安全性一般,在2003年底我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过帐号失效、日志丢失、站点升级长时间暂停服务等。

国内提供blog服务的厂商现在有很多了,上面提到几家的即便有种种不足,但总体而言,仍不失为这一阵营里的领头羊。

2.2.4.2 Blog聚合

聚合服务

bloglines等许多企业都提供新闻聚合的服务。国内也有看天下等网站提供类似服务。个人理解,这类似新闻分类、检索和过滤,属于信息服务,再往深里走,或者能够走向信息个性化定制。

聚合软件

提供新闻聚合的软件相当多,如SharpReaderRSS Bandit或者商业软件feeddemon等等。

它们能够对rss、atom等格式的新闻、网志进行订阅,省去了开启浏览器的大量窗口进行阅读的麻烦。

2.2.4.3其它blog工具

Blog发表工具

比如w.bloggar,比如wbeditor都是这类工具的代表,更理想的模式是,将国内的免费blog都以插件形式集合进来,这也是吸引人气的法宝。

:)

Blog服务器工具

这方面的工具就数不胜数了,wordpressmtb2等软件,都极为流行,能够轻易帮助个人建站,而象plog之类的软件,则支持多用户blog,近期更为人们所喜好。

2.2.5 其它

列在这“其它”项目里的,要么是一些较为“另类”的工具,要么则是前面提到的两种甚至多种技术的杂合体,因此简要说明。

softether和vnn

softether是一个日本学生写的软件,一度引起较大轰动。它能很好地穿越防火墙等边界设备,有效地促进了网络的互联互通。

vnn软件通过VNN平台提供NAT穿透服务,以独有的VNN透明NAT穿透技术为基础,为用户、尤其是内网用户提供传统网络服务、办公、文件共享、即时消息、语音、视频、游戏等全面的网络应用NAT透明解决方案。其客户端基本界面见

当然,剑有双刃,这两款产品的功能,同时也可能给企业或机要部门带来安全上的隐患,需要引起注意。

p2p与im杂交

这类软件较多,象PP点点通点石OPpoco等都是国内的优秀软件,各有其特点,但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版权和国内的信息管制。另外,最近在voip领域引起较多人关注的skype,它是p2p软件KaZaA开发人员的又一杰作,而且音质甚至超过普通电话。

ss与im杂交

我所见到做得最出色的应该是优友通了,只要在优友地带注册,就能够使用该软件,并且优友地带这个社交网络内的朋友,会直接成为该IM上的好友。该软件的另一个特色是pc

2 phone,能够拨打电话,这也是一个赢利点。

新闻与im杂交

暂时仅能举出一个donews的IMU,所谓“快牛”,它一方面支持多种IM登陆,另一方面,借助donews在新闻方面的专长,该IM工具直接绑定他们的评论网站。如果想再深挖潜力,可以将他们的blog、专栏作家与IMU结合互动。

商务与新闻及im杂交

阿里巴巴的贸易通在这方面有些小小的创意。比较方便地将他们的网站交易平台和IM整合,如果能够让IM上p2p发生的所有的交易都付佣金……

新闻、blog、SNS的整合

网易部落可以说是较好地将“圈子”、“写作”、“交易”进行整合的一个大社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动。

IM和blog的整合

可以把你的blog加入MSN Alerts,所有MSN的使用者都可以订阅你的blog,只要你的blog有更新,订阅用户就马上能在他们的MSN上收到提醒。提供这项免费服务的是LiveMessage

3. 赢利模式和弱点

从上面的简单介绍中(不得不简单,因为涉及的产品和公司、概念太多了),不知你是否能够感受到一种整合的趋势?当前即时通信软件正处在风起云涌的大潮头,而社会性软件、Blog、新闻聚合、p2p等多处在摸索阶段,或者说,暂时还是雷声大雨点小。

3.1 市场竞争情况

仅举即时通信软件来看,当前国内的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qq、msn、yahoo、uc、myim、icq、pp、imu、网易泡泡等等,但如此数目众多的厂商挤到这个环境中,市场份额是不是足够大?他们希望如何创造利润?

再看本文所论及的每个技术领域,都扎进了大量的“先行者”,无疑不会有人总想为人提供免费午餐的。他们现在的所有努力,很大程度上目的是:吸引眼球!

他们希望如何赚钱?

3.2 现有厂商的赢利模式

事实胜于雄辩,看过前面所描述的众多产品后,只要对当前市场情况有所了解,应该不难在头脑中描绘出他们希望走的赢利之路:

广告

这是最容易理解的,包括腾讯和微软在内,许多厂商都希望在吸引眼球之后,能够适当利用这些眼球赚来回报,广告无疑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了,但,是否是投资回报最高的方式呢?

游戏

Tencent QQ中的游戏大厅、MSN和MSN shell里面众多的网络游戏,甚至包括大量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器人,都是寓赚于乐,让人们在嘻笑之余掏了腰包。

短信

2003年最火爆的应用,救活了中国的几大门户。但2004年市场渐渐规范后,市场增长幅度便不再那么迅猛了,但仍然是诸多厂商追逐的目标。

语音

类似skype采用的聪明方式:普通用户免费享受高品质的pc to pc的语音服务,而付费用户及企业用户则能够利用免费用户提供的带宽,进行pc to phone的高品质通话,甚至于召开网络电话会议等等。国内的优友通看起来短期内想走的主要赢利之路就在这里。

下载(电影、音乐、软件等)

类似于点石op那样,用户通过大量上传或者购买点卡获得“石头”--点石中的货币,然后就可以用这些“石头”下载相应的电影、音乐、软件等等。这种方式也相当聪明,一方面将娱乐集成到产品中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p2p产品的特性,提倡共享,付出越多,收获自然也越大。

这类型的收入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实际上是版权问题,或许这是国内企业很难绕过的一道槛。

企业即时通讯

今年的7月15日微软、美国在线和雅虎宣布,微软为企业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Live Communication Sever(LCS)将连接美国在线的AIM、雅虎通和微软自己的MSN。这表明在企业IM领域国外巨头已经有合纵联横,而国内,腾讯的RTX努力在这一市场上厮杀,也颇有斩获。

另类

我的一位朋友冷峻散势收到过国外公司shareyouexperiences(以下简称Share)的邀请信,其主要模式是:

若你想与某人A交往,如果有人B熟悉A根基底细,你想不想跟B聊聊先,否则遇人不淑,交友不慎… 若你想跟某公司C做交易,交易前,如果你有机会与C已有过交易经历的公司D接洽一下,是否胜算更大一些呢?每个认识A的人都可以通过Share匿名发出“我有关于A的背景信息”的消息

每个认识C的公司/人都可以通过Share匿名散播“我有与C交易过的经历”的消息

Share不对诸如“关于A的背景信息”的真伪负责,即便它是诽谤!它还有法律依据呢,呵呵。它提供一个匿名交流平台,举例来说,B是匿名发布“我有关于A的背景信息”的,B需要在Share登记并获得一个ID(免费),B发布“拥有的信息或需要的信息”是免费的;当然,你也得先在Share注册一个ID(免费),不过你若想与B接上头交流,呵呵

对不起,你的用户级别得先升级,交纳X美元。诚然,你与B接上后,你双方可以看情况透露联系Email,不再用Share的匿名交流平台了,但是可别忘了,你的银子已付给了Share,只为揭开A的信息。

你付了钱,不能保证你可得到A的真实信息,理由很简单:

(1)Share不对诸如“关于A的背景信息”的真伪负责,即便它是诽谤;

(2)B拥有的信息根本不是你想要的;

(3)B纯粹是 Share的托。

但是,Share这种模式很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它牢牢抓住了大众“窥私”的天性。无论真相或谣言,它总可以给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东西。

3.3 与他们竞争的困难点

市场80%的眼球都盯在20%的厂商身上了,这时候,我们要采取怎么样出位的动作,才能够让观众把热情投向我们呢?未求胜,先求败,让我们看看与他们竞争会面临哪些困难:

新技术和思想受到具备雄厚资源厂商的压力

微软在日本推出Blog服务、传言Google的IM在策划当中、AIM\MSN\YAHOO在企业IM方面进行的紧密合作……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一点:在这个领域中,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有了任何新的想法和思路,均有可能被大厂商迅速跟进,并挟人气、人、财、物的优势长趋直入。

市场已经基本稳定

im、blog或者社交网络都有个特性,就是:在使用中扩大生活的圈子,并加深彼此的友谊。因此这类型的软件使用者会容易产生思维定势,不愿更换。

思路开阔技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在这些领域中,由于“目标”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人员的思路开阔,有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尽量全面或者有足够好的学习能力,但这样的人并不太多。因此起步也不那么容易。

4. 一些想法

4.1 我想要的是什么?

把我放到纯粹用户的角度,面对这些选择,我想要的是什么?

社会性软件、p2p软件、blog、新闻聚合、IM、语音、视频、广播电台、信息点播、甚至个人信息管理……我们面对如此多的优秀思想与产品,但是众多类型的技术之间横向上各自为战,导致的缺憾也很明显:

众多思路未能很好整合,或者由于产品观念上没有突破,导致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融合进程非常缓慢。而且彼此间的力量很难利用,比如,是否有人考虑过,社交网络能够带来的雪球效应和p2p技术中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中心”结合,可能带来什么?

由于多种产品的并存,用户往往需要在一台机器上同时打开多个应用程序,来完成每天必需的工作。事实上,我们考虑一下,假设每天8小时上网,你都做些什么?开了哪些应用程序?我自己按照使用频率应该是:Email客户端、Web浏览器、即时聊天工具(qq

& MSN)、RSS新闻聚合软件、个人信息管理程序、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太多了……

那么,考虑一下这样一个产品吧:它可以是Client/Server方式在企业内部自建(类似腾讯RTX),并且同时能够通过插件的形式登陆qq、msn、icq等多种不同的即时聊天工具;如果你有一个Blog,它有插件标签能够让你登陆并且发表Blog、也能够让你收取各个网站的新闻聚合;当你有新邮件抵达邮箱时,它能够提示邮件到达,并且有邮件的内容提要;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挂接插件来收听mp3、在线广播甚至视频文件;通过它你可以直接对日程进行管理的安排,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个人文件搜集整理工作。

唔,或许你会说,这样的功能很简单啊,你是不是提倡的就是all in one呢?我很快可以做一个出来,但它会有市场吗?

当然不仅如此,刚才那么说,仅仅是单纯的1+1+1……,怎样才能让合力大于单纯的加法呢?其实并不困难,比如,我们的IM产品,与orkut之类的社交网络站点有编程接口,你在社交网络里认识的朋友可以直接在IM上显示和对话,甚至于语音通话;你的IM加了一位新朋友,如果他注册了Blog,那么,新闻聚合就会自动加进该朋友的Blog,甚至于你和他就某篇blog的对话,可以“一键通”地发表到他的Blog

comment上;你的邮件也可以跟Blog相联系,发表某个特殊主题的邮件,便会自动Post到Blog上;你在p2p地下载某人的文档时,能够选择是否加入他的IM和blog……

这样似乎就有趣多了,不是么?

再看看,我们利用p2p和类似softether的技术,能够使对电脑配置一无所知的人们直接穿越现在越来越复杂的防火墙等数据包的过滤系统,简单是否也是一种美?

4.2 可以考虑的突破点

这里不想展开说明了,仅是对临时想到的一些可能的突破点“汇聚”,供参考。

N合一,借助msn、qq、icq等众多品牌IM的力量,将新品牌打响;

与Msnshell相仿,将标签自定义扩展,使之能够读取新闻、浏览网站、收听音乐甚至观看视频(整合媒体中心);

与社交网络结合,通过社交网络进一步扩展朋友的发展渠道;

采用p2p技术,使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利益得到较好的平衡;

采用类似VNN、Softether的技术突破各种网络限制;

IM、SS、Blog、P2P等等做一个深度耦合,不仅简单的1+1;

建立一个创业平台,利用社交网络和p2p的特点,使软件的使用者能够赚得利润(通过充当服务器、通过上载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或者类似前面冷峻散势提到的商业信息交换等等);

背后与bloger之类的网站接口,并且与mt、b2之类的blog应用程序有接口,还能够类似w.bloggar那样能够发布blog;

类似MSN机器人那样提供信息服务(靠信息来提供增值,例如:提供城市中公交路线查询、餐馆查询等。)

……

只要愿意开动脑筋,还会有很多有特点的思路等着你开发。

4.3 推广模式

谈到推广,这一类型的产品,重在给人新鲜感。我们可以看几个实际的推广案例:

google模式,例如orkut和gmail,两者都采用了“邀请模式”,配合上google的造势,比如gmail强势推出1G的超大邮箱并且在邮件搜索、存储上有新突破等有新意的点,一时间使人们以拥有orkut或gmail为荣,ebay上甚至大量出现orkut和gmail邀请函拍卖。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前期测试阶段,仅是少量“高端用户”参与测试,使用频率高,并且会提出反馈建议,同时形势上已经将这一产品炒热。后期采用滚雪球方式,人带人,迅速地拉动用户群。

Microsoft模式,例如MSN,直接在操作系统中绑定,谁人能抗拒得了?(眼见MS又在XP的SP2中绑进个人防火墙,近期介入防病毒市场……从IE vs Netscape以来的垄断气势有增无减……),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人人能学的,但,至少3721(鄙视之)学得不错,从ie的搜索到XP的sp2,3721愣是都捆了进来。

如果希望从无到有地快速发展,我的思路是:

借势

比如,与旅游产业结合,e龙、携程……;比如“暴力合作”,整合qq、msn等多种im;比如通过类似w.bloggar写blog功能,整合blogcn、cnblog、blogdriver、blogbus等。借这些产业、产品、社区的人气,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

造势

传销式合作,利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结合类似donews那样的新闻功能,采用gmail式的推广方式,将声势扭转成“传统IM与BLOG走向没落,新的产业正在形成”,生造几个词,迅速占领制高点。

:)

5. 延伸

这里我想写的就更简单了,只写下几个可能的标题,内容,留待读者自已开发 :)

个人信息管理与blog及其它

IM与杀毒

网游、MUD与IM

专用电脑

……

比如,做一个类似RSS的标准,支持该标准的论坛能够网上专业论坛、Blog、社会性软件中的个人状态,包括知识、经验、美誉度等导出成某种格式,该格式能够被IM所引用,也能够直接与其它的专业论坛、Blog或社会性软件互通,这样一来,可以说互联网才能够真正算是实现了本质意义上的互联!

思路会有非常多,我给您的建议是,拿出一张很大的白纸,在纸上标记出各种产品和技术,然后标记出各种不同的行业领域,开始进行脑力激荡……相信这些激动人心的技术能够带给你足够丰富的想象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