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在变得越来越热,我们却变得越来越怕热;生活提供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代步工具,我们的“脚力”却变得越来越小。在人类生存条件不断进化的同时,也开始赔进去为实现这种进化所付出的代价。很多人开始忧心忡忡地思考――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却在悄悄丧失?人类曾经拥有的神奇耐热能力、脚力、牙力、听力、内分泌自我调节力……似乎都正逐步离我们而去。
本文从另一个视角入手提醒你,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回头审视一下人类曾经拥有的种种古老能力,在今人身上正悄然起着变化。
空调“出世”:
我们越来越怕热
虽说全球变暖大势不可逆转,但是人类的耐热能力似乎也下降得太厉害。近日台风来临之前炎日蒸烤,很多老人家都看着年轻人叹气,“想我们过去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冰箱,还天天要在太阳底下干活,哪有像你们一离开空调环境就叫着说要中暑的?”尤其是小孩就更不能让人省心,家长们发现,再不娇气的孩子都难以抵挡热浪的侵袭,动不动就会被“热”出病来。近来各大医院统计数字显示,中暑病人中80%为年轻人和小孩。难道人类的耐热能力在下降?
从客观上而言,我们居住的环境确实是越来越热了,城市的拥挤空气和大量空调的热岛效应,使热量无法散发,整个城市就如身处一个大蒸笼中。
另一方面要从人体本身找原因。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岱翰认为,细细分析下来,人体的耐热能力下降恐怕要“问罪”于天天为我们舒适生活作贡献的空调和风扇。
第 页
他指出,人的体温一般都是在36.5℃~37.5℃,当人体感觉到外界环境的热度难以忍受时,就会启动自身的散热机制来加以散热,其中出汗是一种重要的散热机制。“现代人一天到晚躲在空调环境里,要不就对着风扇吹,哪里有机会出汗?”他认为,人的耐热能力与人体本身的散热功能密切相关,在空调和风扇底下长大的年轻人一旦身体遇到不适的温度,便借助空调和风扇进行调节,长此以往,便使人体自身对寒热的调节能力下降。科学研究发现,失去自然的调节功能会使人体变得对冷热比较敏感。例如,在自然情况下,人体遇到高于35℃的温度时,便会通过扩张毛孔,加大排汗量,加速呼吸和血液循环来散去身体不需要的热量,进行自然调节。但任何自然功能都遵守自然定律,接受自然选择。人体的散热功能也是一样,只有经过经常性的“锻炼”应用才能得到逐渐加强。
周岱翰认为,一般室内与室外温差不要超过5℃,在空调室内的时间不要太长,定时去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炎热夏天不要大量喝冰镇饮料来强行降温,凡事遵循自然,方是养生之道。长期进食饮料和一些垃圾食品,不仅使体质下降,而且还会影响人体的免疫能力和耐热能力。
有医学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如β-阻滞剂、利尿剂、缓泻剂、抗组织胺药、血管收缩药以及安非他明、可卡因、酒精、鸦片制剂等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人的耐热力下降。人类过分地依赖科学产品和药物,使人类原有的抵抗功能逐渐减弱,所以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要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先天能力给舒适的享受扼杀掉。要注意提醒自己,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自然环境下得到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对环境的调适能力,不要过分依赖外物的协助。
第 页
支招
生活越精彩:
内分泌越难调
内分泌能力的减弱是目前不少现代都市女性的“通病”,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因为内分泌问题到处求诊。
现代都市的女性,由于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正常饮食习惯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地摄入肉食而缺乏食用低脂、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品是造成内分泌失调的一大原因。而过多的夜生活是干扰内分泌的另一个“助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郭智涛认为,人类调节内分泌最好的时段是晚上10时~午夜2时,适宜活动的时间一般为早晨6时~8时。但现代都市的女性大都有“夜生活”习惯,很多休息时间都在午夜2时以后。长期如此,必然会造成女性的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肝气瘀结;进而造成痰凝、血瘀等。以乳腺为例,乳本身属于肝精凝结,血瘀会使乳房出现肿块,各种乳腺病就容易产生了。专家表示,目前乳腺病的发生比率比以前大大提高,由原来的万分之三十增长到现在的万分之五十甚至万分之六十。而且都市的病发率远远大于城乡,是典型的“现代文明都市病”。
减少高脂肪、高糖分的摄入,饮食均衡;保持良好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生活上加强自律不可过于放纵。积极寻求排解心理问题的渠道,培养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第 页
支招
音响多元化:听力衰减越来越早
另一个警惕人类身体“退步”的信息来自听力。日前国外有研究指出,现在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人越来越多,广州多家三甲医院耳鼻喉科逐年增高的门诊量证实了这一结论。常听不少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听力却连老人家都不如。
专家认为,人类的听力下降和环境的噪音污染密切相关,同时现代人使用电话频率过高或过量使用音响产品均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崔勇指出,强烈的噪音刺激会让听力受损,而长期用耳塞会导致内耳受伤,这在临床、实验中均有证实。人使用耳塞时声音能量直接到达内耳(耳蜗),没有经过外耳、中耳的消解,时间一长就会损害到内耳柔弱的毛细胞。“人的内耳有15000个毛细胞,他们是感受声音的灵敏零件,好比15000个钢琴的键。耳塞直接将声音输送给毛细胞,音量持续过大,就会摧毁娇弱的琴键,让其失灵。”
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让电话、手机等在不经意间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依赖。医生表示,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听力系统功能下降者不在少数。除了电池辐射等因素外,听筒音量过大是主要原因。
极受时下年轻人欢迎的MP3则被最新研究认定为另一元凶――英国听力研究团体近日为全国1000名16岁~34岁的MP3使用者做了一项听力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一半受访者每天听MP3音乐播放器1小时或以上,有14%受访者一星期平均会用MP3听28个小时以上的音乐。调查又发现,超过1/3受访者表示有耳鸣现象,显示他们的听觉已经受损。另外,近40%受访者指出,他们并不知道长时间、大声地听MP3,会对听力造成很大伤害。
专家提醒用耳过度的人群,首先要注意电话、手机等的噪音污染,把音量调至合适的程度。同时,普通的MP3、收音机、CD,声音调到最高档时会超过130分贝,而人类耳朵感觉舒适的音量不宜超过75分贝。根据每台机器的刻度不同,播放音乐电器选择的音量档以不超过60%较为合适。此外,尽量不要使用耳塞式耳机,多选用耳罩式的耳机,但也不可时间过长。
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要尽量避免去歌厅、舞厅等嘈杂环境,不要轻易相信药物、手术可以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只有保护自己的听力不要再下降。此外,尤其要避免耳朵病毒性感染,看病时要提醒医生自己有耳病病史,千万不要使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第 页
支招
汽车、电梯普及:
“脚力”大不如前
走两站路就大喊吃不消,能坐车一定不用脚走路;遇上电梯停电,居住高层住宅的人们简直觉得到了世界末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觉得自己不仅耐热能力在下降,就连“脚力”也感觉在退步。“为什么过去‘压马路’能从海珠区逛到老东山区,但是现在却连公交车两站路都走不动,腿酸得不行?这是否表示我们的骨头在退化呢?”
记者为此专门请教了骨科专家,专家认为并非是现代人的骨头质量比过去下降了,感觉“脚力”不好只是缺乏锻炼的缘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副主任盛璞义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脚力”不比以前认定为人体的骨头退化。人体的器官就是一个用进废退的规律。人们所谓感到自己“脚力”不如以前,只是人体对步行或爬楼梯这两种运动方式日渐“生疏”的反映。如果有意识地针对这种“脚力”问题集中训练一下,说不定“脚力”会自己回来。
如果从骨头的质量角度来看,他认为现代人和过去相比,在劳损方面确实有增加,特别是腰背的劳损。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工作方式不再是过去的体力劳动,却是“久坐”的伏案工作,这样造成越来越多的腰椎、颈椎毛病。从这一点看,他认为可以算是文明进步生活方式给人体骨骼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必片面追求步行、爬楼梯等的“脚力”,可以通过打球、爬山、游泳的运动方式来代偿,但是必须根据自己能承受的限度来进行。年轻时积极锻炼对年老时保持骨头质量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必须平衡,并结合多喝牛奶,适当晒太阳等。年轻人每次运动量的大小,以休息2~3天后不觉得腰酸背痛为宜。
第 页
支招
食物变精细:
“毁灭”一口好牙
有俗语云,老不老,先看牙。除了耳朵,一口牙齿逐渐成了不少现代人的心病。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有报告指出,目前现代人中,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一副真正健康的牙齿。牙膏牙刷的研究越来越精细,护牙产品也越来越丰富,但似乎阻挡不了成人一口牙齿老化提前的趋势,而儿童的牙病更是来得越来越早。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口腔科主任张庆元认为,现代人吃得越来越“精细”,咀嚼锻炼机会减少。最典型的是吃螃蟹,往往辅助工具一大把,过去根本不可能有。
同时,糖分摄取得过多也容易导致牙病的增加。“吃精细食品如蛋糕、牛奶、糖等的人群比经常食五谷杂粮的人群更容易换上牙病。”他认为,现在大多数家庭不节制孩子食用这类食品,总怕孩子缺乏营养,是造成孩子们多生牙病的原因之一。成年人牙病的发病率增加也“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裕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选择,很多人不节制地饮食,而又不能及时清理食物残留也是牙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人清洁牙齿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足够保持牙齿的健康。大部分人不重视其中的学问,往往被自己的“讲究”习惯而蒙蔽。牙医发现,龋齿的患发部位多为内层牙齿,人们平时比较顺手洗漱门牙部位,而对内层的槽牙很难彻底清理。过去的人使用的是并不那么快捷精致的刷牙工具,却更注重清理的方法。
另一方面,一些现代人不断增加的“富贵病”,也在对牙齿产生着负面影响。如糖尿病本身并不引起牙周病,但是由于糖尿病降低了人体对于牙周局部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使糖尿病患者的牙槽骨破坏速度快,组织愈合缓慢,便容易出现牙周脓肿造成牙周炎。
专家建议,儿童在2岁~3岁时到专业医院对牙齿进行窝沟封闭,以避免牙病的隐患。刷牙时不要用刷头较大的牙刷,多用直柄小头牙刷,上牙自上往下进行清理,下牙反之。除了刷牙、漱口要彻底外,饭后一般牙齿缝隙比较小的人,最好用牙线来清理牙齿,以免牙签使牙齿缝隙加大,使残存食物增多。
此外,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食用垃圾食品,多吃苹果等富有清洁牙齿功效的水果能有效地减少牙病的发生。
第 页
支招
后记:
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人类身体素质在现代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变化,要重视但是在认识上不能过于偏颇。现代人觉得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有医疗条件逐步发达,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能更早更多地发觉自己“问题”的因素。
同时要认识到,物种的变化只要是符合自然规律,不必谈之色变,要辩证看待。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许多人身体出现问题后就往往被“自然淘汰”,现代人却能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从这个角度而言,有“缺陷”的人类越来越多是一个客观结果。
但在另一方面,人类也必须警惕这种趋势。因为随着人类生生不息,上一代的缺陷将遗传到下一代身上,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变化并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很有启迪性意义。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