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是要去看的,不过最近没有时间,大概09年1月才去;
先问问,需要很多钱吗?
会有什么后果,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有呀,就是脸上痘痘有点严重,和这有关系吗?
体检报告说有右肾结石,这么多年第一次听说呢;
为什么会得这个呢?
还有,我打算12月如期去献血,应该不会影响血液吧?
肾结石
类 别:外科
概 述:
肾结石(泌尿外科),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20-50岁,病因较复杂,结石形成机制尚未清楚。肾结石左、右侧发病率差不多,双侧肾结石发病率约7%-10%,结石的位置常见于肾盂内约占80%。
症状表现:
1.疼痛:多出现于上腹或肾区。较大的结石压迫局部摩擦或引起肾积水,可引出隐痛或纯痛,较小的结石在肾盂或肾盏内移动时引起绞痛。
2.血尿:常是镜下血尿,也可出现血尿,绞痛后更明显。
3.其他:并感染时可显脓尿,结石引起肾积水,可触及肿大肾脏,结石梗阻双侧肾盂出口处,可引起无尿或肾功能不全。
诊断依据:
1.发生于结石流行地区,如有显著的肾绞痛并镜下血尿时,即可肯定诊断。
2.泌尿系X线平片显示肾区阳性结石影。
3.尿路造影显示结石影。
4.超声检查显示肾区结石。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2.排石治疗:结石直径<1.0cm,肾功能好,无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动的患者选用。
3.溶石治疗:服用药物,大量饮水,调节尿液pH值,控制饮食种类等方法。适合于尿酸盐及胱氨酸结石。
4.体外震波碎石术。
5.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6.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选用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份切除术,肾切除术,肾造瘘术和体外肾切开取石术等。
用药原则
1.单纯尿酸、胱氨酸结石,如果尿路无梗阻或感染、肾功能良好时可用溶石治疗。
2.结石<1cm可配合利尿,松驰平滑肌药物可将结石排出。
3.选用适当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预防常识:
结石,由于发病原因复杂,形成机制不清楚,在处理方面目前偏于治标为主。结石的排出或手术取出仅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尔后应采取防止结石复发措施,才会取得较理想疗效。结石直径<1cm有机会自行排出。当结石梗阻于尿路,影响肾的排泌功能或并发感染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大石或复杂的鹿角型肾结石如果不影响肾功能或仅有轻度尿路感染者,当患者身体状况欠佳时,可暂不作手术处理。
肾结石(Renalcalculus)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平片显示肾区有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钝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多光滑,但也有不光滑呈桑椹状。在肾盂肾盏内的小结石可随体位而移动,较大结石其形态与所在腔道形态一致,可表现为典型的鹿角形或珊瑚形。有时结石可充满整个肾盂肾盏而类似肾盂造影的表现。侧位观,肾结石大多与脊柱相重迭。
肾盂造影可显示结石的确切部位,了解肾盂积水和肾功情况。造影还能发现少数平片不能发现的阴性结石,表现为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阳性结石的密度与造影剂相近,易被遮盖,可造成漏诊或误诊,故诊断时一定要与平片对照。
本病属于中医“淋症”范畴,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为特点。常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证,中医称之为“石淋”。
临床常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证
1.实证型。症见尿中时夹砂石,小便艰涩,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带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凉血止血。
2.虚实夹杂型。症见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神疲乏力,精神萎顿,面白少华,舌淡红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或伴腰腹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利尿排石通淋,或兼补益气血,或兼滋养阴液。若石淋日久不愈,也可转变为“劳淋”(小便淋沥不已,遇劳则发),应从劳淋论治。临床应辨明虚实,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