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诊断1.胆囊结石(泥沙型)2胆囊炎 要开刀吗?听说有内窥镜手术闯伤比较少,比正常开刀 哪个好点吗?
1)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但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肝脏分泌的胆汁不正常--胆结石在肥胖人群中常见,就是因为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呈过饱和状态,容易析出结晶,导致结石。
2.胆道感染--胆道感染时可以引起胆汁成分的改变,加上炎性分泌物、管壁脱落物等,更容易形成结石。
3.胆囊内胆汁瘀积--一些由于疾病无法进食而长期依靠静脉内营养者;怀孕初期,妊娠反应重,不能正常进食者--长期不进早餐者等容易出现胆汁瘀积,进而形成胆结石。
4.患某些疾病--如肝炎、肝硬变和某些溶血性疾病患者,由于胆汁成分异常,容易形成结石。
2)治疗胆结石方法有哪些?
1.胆囊切除术--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胆囊切除,一直是胆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效果肯定,但近年来受到了新的手术方式的挑战。
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方法是通过中上腹部3--4个小孔来完成手术,手术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术后3--5天即可出院。但胆囊炎症及其周围病变严重者不宜采用此法。
3.纤维胆道镜和微创技术进行胆囊取石术--该法对部分胆囊功能和结构良好的患者或年老体弱而无法耐受大手术者,有一定益处,但长期随访发现少部分患者术后可再生胆结石。
4.其他治疗方法--胆结石的非手术疗法很多,包括药物排石、激光碎石或灌注接触性溶剂溶石等。
3)什么人适宜手术治疗?
1.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胆绞痛的胆石症患者。
2.急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加剧,胆囊肿大且紧张度较大者。
3.胆石较大、胆管狭窄,俄狄氏括约肌纤维化以及排石汤、针灸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加重者。
4.胆结石并发急性感染者。
5.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
4)哪些病人应采取排石疗法?
1.肝内、肝外胆管里有许多小结石,手术难以取净者。
2.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2厘米者。
3.胆囊结石直径小于l厘米,胆囊功能较好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采用排石疗法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须严密观察病情,因为有极少部分患者可能在排石过程中,结石下移至胆总管开口处嵌顿,引发重症急性胆管炎,病情变得复杂,临床处理比较困难。
5)无症状静止型胆结石如何处理?
对无症状静止型胆结石的处理国内外有两种观点:
1.B超监测,定期复查。一旦出现症状或有新的病变出现,如胆囊息肉样病变,则应采取手术治疗。一部分长期甚至终身不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以不进行治疗。
2.预防性手术切除。原因是,大约有50--70%的无症状型胆结石患者迟早会出现症状或并发症,如胆囊积水、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诱发胆囊肿瘤等。
再则,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其他并存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也相继袭来,使正规的手术治疗往往难以施行,这使得本来不难处理的胆结石病变得十分棘手。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指征应适当放宽。
6)胆结石能预防吗?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在一定程度上,胆结石是可以预防的:
1.积极治疗能引起胆结石的病症,如胆囊炎、肝炎、肝硬变、脂肪肝、溶血性贫血、肥胖症和高脂血症等。
2.注意避免能引起胆汁瘀积的一切因素,改掉不进早餐的不良习惯。
3.长期静脉内营养患者定期使用促胆囊收缩药物。
4.妊娠期间尽可能规律进食。
5.定期体检,一旦发现胆囊功能差、结构异常,胆囊胆汁透声差,出现胆泥或胆沙等,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胆囊功能是可以恢复的,胆泥、胆沙或瘀积的浓稠胆汁能被排出,这样,就可以早期阻断形成结石的路径。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在健康成人中可不进行治疗,合并糖尿病或需长期应用静脉营养的病人可做预防性胆囊切除;
2、非手术治疗是以减轻症状为主,很难将结石排出或排净,勉强排石有把胆囊结石变为胆囊管、胆总管结石的可能;
3、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有两类:
A:清除结石而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①药物溶石治疗:可溶解胆固醇类结石,适用于肝功正常、胆囊功能良好、<1cm的阴性结石。此法疗程长、药费贵,停药后结石复发率高;
②体外冲击波碎石,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直径小于2cm的单发阴性结石;
③胆囊置管用甲基叔丁醚溶石,用于胆囊功能良好,且胆囊与肝脏接触面较大易于置管的病人,可溶解胆固醇结石;
④经皮胆囊镜碎石取石;
以上四种方法虽有一定效果,除有合并症或副作用外,尚有一共同的问题就是结石复发,其复发率约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B:手术切除胆囊和结石;
过去都用开腹手术,近几年用腹腔镜监视下切除胆囊,有切口小、痛苦轻、出血少、对脏器功能干扰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合并有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内瘘和胆囊癌的病人仍应用开腹手术治疗。
像这样的情形,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就很好。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类 别:外科
概 述:
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普外)是指胆囊有结石伴有胆囊壁慢性炎症改变。其多因结石长期刺激胆囊粘膜发生炎症所致,部分病例系急性胆囊炎后遗而来。胆囊结石可反复阻塞胆囊管或反复刺激胆囊壁而造成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久而久之转变为慢性胆囊炎。当然,胆囊结石的存在并不表示一定有胆囊炎存在。 本病在我国多见,女性发病率高,女:男为2-3:1。其病因繁多复杂,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肥胖、遗传、胆道感染、胆汁滞留、等诸多因素,多为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状况的改善,国民平均寿命延长近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日增高,尤其大城市增高更明显,据统计占全部胆石病的70%左右。
症状表现:
1.症状不典型,常在右上腹不适或钝痛,厌食油腻、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2.大多数病人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史。
3.缓解期可无体征或胆囊区有深压痛,急性发作期,有急性胆囊炎的体征。
诊断依据:
1.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内有光团伴声影;
2.腹部X线摄片胆囊区可见阳性结石影,口服胆囊造影,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差,可见阳性或阴性结石;
3.CT或MRI显示胆囊结石。
治 疗: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根据结石大小数目,胆囊壁病变确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应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有条件医院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2.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用开放法或腹腔镜方法。
3.胆囊结石伴有并发症时,如急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或积脓,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胆管结石或胆管炎,应即刻行胆囊切除术。
预防常识:
胆囊结石多伴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也可并发胆囊结石,两者互为因果。胆囊结石含胆固醇比例较高,因此从预防角度上应尽量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因胆囊管细长又弯曲,>0.5cm的胆囊结石很难排出,且因目前排石、溶石药物疗效均不理想。故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应及时作开腹胆囊切除术,或到专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摘除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