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冬季饮食养生 无论是我国的中医学,还是现代科学,都非常提倡顺时养生,即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调节人体,从而达到健康身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正值秋冬时节,天气由燥转寒,自然界万物呈凋零、闭藏状态,人也应该遵循顺时养生的法则,多保存体内的阳气,收敛充实阴气,以抵御寒冷气候的侵袭,为来年的春生夏长打好基础。那么在冬季的饮食养生保健方面,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1、 冬季宜多吃的几种食物 羊肉 羊肉性温,能带给人体许多热量,所含钙质、铁质,也远远高于牛肉、猪肉。中医认为,羊肉能助元阳、补精血、治肺虚、除劳损,是一种绝好的滋补强壮食品。据调查,羊很不容易患肺病,常吃羊肉、喝羊奶,对肺病颇有疗效。至于气管炎咳嗽、伤风咳嗽,只需喝羊肉汤即可减轻和痊愈。另外,羊肉对产后气血两亏及一切虚寒证很有益处。 萝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味甘辛性凉,有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散瘀解毒、利大便等作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用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可治咳嗽、哮喘;煤气中毒引起的头晕、恶心,可服萝卜汁治愈。 核桃 在我国有“长寿果”之称。其产热量为粮食和瘦肉的2倍,且含脂肪,营养丰富,有强肾补脑之功。凡冬季体弱者,每在早晚吃一两个核桃仁,可慢慢地强劲身体。冬季便秘者,可用核桃仁、黑芝麻按2:1比例捣烂,每天早晨一匙,用温开水送下,功效显著。 栗子 性甘温无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之效,适于冬季食用。它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能抗血压高、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是中才年人抗衰老、防疾病的滋补佳品。 红薯 味美价廉,营养价值很高。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它可为人体提供一种独特的黏液蛋白,这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不仅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还能保持关节腔内的润滑,以防扭伤。但红薯的缺点是,含有一种“气化酸”,食用后会有胃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食会感觉烧心、胃胀,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2、冬季多吃火锅好 严冬季节,寒气逼人,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火锅这种餐饮形式正好适应了冬季身体的这一需要。火锅的主料一般常用羊、牛、猪、鸡、兔等肉类,另有海参、大虾、海米等产品,这些食物都能给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脂肪、营养,而火锅内的各色汤汁,饮后不仅御寒活血,更有滋润肌肤、养颜防燥的妙用。
冬吃萝卜胜人参
清淡一点好,冬季是人体火往内收,冬季也是人体机能一年来经过消耗显的非常虚弱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合理安排,不要吃过多的热性食物,不然会上火,同样如果胃不好的朋友在这个时候相反不要吃太多性质比较凉的食物,中和一下,选择性质比较温和的食物,比如红薯,大米等.多吃水果,青菜,流汁食物,这样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利于身体各个组织的杂质排泄,多吃炖的汤,比如炖猪手等都是营养非常丰富的,其中的角质蛋白更利于皮肤的护理,多做运动,帮助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为下一年作好充分的准备.
吃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鱼肉,可以提高抗寒能力,蔬菜吃秋天和冬天出产的。
有营养的东西什么时候吃都有营养,只要你能吸收,尽管吃吧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来开方。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能量消耗、基础代谢都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冬季又是人体“藏”的时候,于体内贮存一定的能量,为来年的“春生夏长”作好准备。寒为冬季之主气,因为阴邪最易伤人元气,人们冬季常说“岁寒”乃是人体受到寒流的突然袭击,使人体内产生了“能源危机”。目前,我国仍以淀粉为主的糖类摄取热量,往往在严寒的冬天满足不了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容易造成机体衰退和抗病能力低下,如感冒、哮喘、气管炎等及旧病复发。所以,冬天的日常膳食,可适当增加些“肥甘厚味”的食品,但不宜过多。再说,冬季人体的消化机能比春、夏、秋季均为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这反映了冬季机体对热能需要的增加。当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平衡,就必须增加体内的代谢率,从而增加对食物的需要量,特别对脂肪性食物的吸收较好,摄食适量的脂肪有较好的抗寒耐冻作用,但不宜过多,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及肥胖病等。 冬寒时节,机体处于封藏状态,阳气不致妄泄,脾胃机能亦较健旺,因此,这时正是养阴滋补的大好时机。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既不宜食用生冷之品,也不宜食用燥热之品,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甲鱼、黑木耳、藕、芝麻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应摄取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菠菜及绿豆芽等。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尤其是冬至日后进补最好。因为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从冬至之后阴气开始消退,阳气逐渐回升,在闭藏中含有活泼的生机。此时进补,药力易于蕴藏而发挥效能,是虚弱之体调养的最好时机。 冬季饮食的营养特点,即增加热量,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提高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量来保证。矿物质应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热量可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蔬菜如萝卜、胡萝卜、辣椒、土豆、菠菜等及柑桔、苹果、香蕉等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瘦肉、鲜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的需要。 冬季是肾主令之时,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四时调摄笺》中指出:“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所以,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以保心肾相交,食辛热之品,以辛主苦,使之肺气直达,固实肾气。冬季虽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勿多食葱,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冬季切忌吃粘硬、生冷的食物,此类属阴,易伤脾胃之阳,如肾阳虚者,常易造成中气下陷、形寒肢冷、下痢清谷等病症。 饮食调养有三宜:一宜粥糜,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宜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如宜吃牛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体肥胶者忌肥甘温热厚味。三宜坚果之吕,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冬季,偏于阳虚的食补以羊、鸡肉等温热品为宜。偏于气阴不足的人以食鸭肉、鹅肉为好。《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鸭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本草纲目》中指出:鹅血“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民间也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患有脑心血管动脉硬化症者,饮食要注意“低盐、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证实,多吃鱼,适当吃茶油、玉米油、米糠油、黑木耳等,是抗动脉硬化、消除过氧化脂质、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适当进补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此时人的皮肤致密,出汗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补”一般是针时“体质虚弱”及老年人来说的,“体虚”应根据其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虚症分别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施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年人多以肾虚为主,所以补肾尤为重要。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食补在冬季调摄中尤为重要。冬令进补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放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意即冬令进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春天就不会生病。冬令进补的同时,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使之能够被机体更好地利用,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