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十一个月大,昨天开始腹泻,今天下午还有些发热,去看医生,医生说是季节性急性肠胃炎,打了一针开了些药片,要我们时不时给他喝一些淡盐水。请问什么叫季节性急性肠胃炎?此病严重吗?好治吗?是病毒引起的吗?平时如何预防?得病后需注意什么啊?为什么要给病儿喝淡盐水?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
病因: ①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如果孩子有病而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还会造成霉菌对胃肠的侵犯。
②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肾炎、中耳炎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于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
③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
④气候变化,如过冷使肠蠕动增加,过热使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分泌,也可以诱发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如果引起的是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治疗:
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设法查出并及时消除这个病根子。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设法消除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症状。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就积极治疗这个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请教医生,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 孩子呕吐、腹泻失水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发高烧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缺钾补钾,缺钙补钙;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休克时,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预防: 孩子的急性胃肠炎是很容易预防的,只要家长了解发病原因,合理调节孩子的饮食,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染,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得这种病。
小儿胃肠炎的症状、护理及预防 胃肠炎属于食物中毒病症,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胃和肠的一种感染。本病发生在婴儿则是严重的,因为它可能迅速地造成婴儿脱水,但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却很少发生。
其症状: 1、孩子时常恶心并呕吐; 2、并伴有腹泻现象; 3、腹部绞痛; 4、提不起食欲; 5、孩子的体温升高。
护理应注意: 1、每天给孩子喝大约1-1.5升的水或其他饮料。葡萄糖饮料最好; 2、在停止呕吐前不要给孩子吃任何东西,呕吐停止后不能给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喂食牛奶的婴儿则需要把牛奶稀释后才喂给孩子吃; 3、给孩子测量体温,如有升高,服用退烧药剂以降低体温; 4、患胃肠炎时,已经不用尿片的孩子可重新使用; 5、孩子大小便后或进食前要洗手。
预防: 胃肠炎属于食物中毒病症,是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食物而引起胃和肠的一种感染,其预防措施有: 1、如正处在婴儿人工喂养期间,所有餐具都要消毒; 2、配制好的食物要贮存在冰箱内,切勿把温热的食物存放在保温瓶中,因为细菌在温暖条件下易繁殖; 3、配制食物时要格外注意卫生; 4、任何煮过的食物在冰箱内贮存不得超过两日; 5、若重新加热时,确保要热得滚烫,可以消灭胃肠炎的致病病菌; 6、要在很热的水中清洗餐具,用餐纸擦干而不要用擦盘布去擦。
家庭治疗原则 对于轻症无脱水患儿可家庭治疗。①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可选用ORS液、糖盐水、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糖盐水:白开水500 mL+白糖10 g+细盐1.75 g,随时口服;米汤加盐溶液:米汤500 mL+细盐1.75 g,随时口服;ORS液:白开水1000 mL+氯化钠3.5 g+枸椽酸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②给患儿足够的饮食以防营养不良。让腹泻患儿禁食是有害的,只要有有食欲可鼓励其进食。③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腹泻次数和粪便量增加、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热及大便带血等症状,应找医生诊治。
轻中度脱水的治疗原则 对轻中度脱水,可用ORS液纠正脱水。纠正脱水的最初4小时ORS液用量=75 mL×体重(Kg)。4小时后再评估一下脱水症状,若脱水纠正,可回家采用家庭补液;若仍有些脱水,可再给1份ORS液纠正脱水。
重度脱水的治疗原则 对于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尽快纠正。纠正重度脱水需液量按100 mL/Kg计算,第一阶段即第1小时20 mL/Kg选等张液(2:1液),第2阶段即第2~6小时选2/3张液(4:3:2液)或1/2张液(2:3:1液),同时注意补钾、补钙等。6小时后重新评估病情,选择继续补液或改口服ORS液。
对症处理 ①恶心、呕吐者,用胃肠动力药。例如多潘立酮(吗丁啉),0.3 mg/(kg次)3~4次/d。②腹痛明显者给抗胆碱能药物,以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可用硫酸阿托品,0.01 mg/(kg次)。③急性水样便者,尤其轮状病毒肠炎者可选用思密达。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矿物质,其可以吸附病原体和毒素,改善肠细胞的吸收、分泌功能,提高黏液的质和量,因而能有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同时不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利用。对细胞性肠炎应用思密达也有效,如与抗生素伍用可显著提高疗效。 <1岁的患儿1/3袋/次,3次/d,餐前30分钟口服;1~2岁患儿半袋/次,3次/d;2~3岁患儿半袋/次,4次/d;>3岁患儿1袋/次,3次/d。
微生态调节剂 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的天然屏障,常用药物有米雅利桑爱儿A、妈咪爱、双歧杆菌等。要注意产品的质量,无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
肠胃炎随季节发作,实际是抵抗力下降,预防:别肚子着凉(带肚兜).晚上别吃多,经常喝粥.
是秋季腹泻,我的小孩也是那样,现在很多小孩都是那样,带他去看医生吧
炎炎夏季早已过去,转眼间深秋又已经到来,在这季节里你的宝宝出现腹泻吗?什么叫秋季腹泻?怎样预防秋季腹泻呢?
深秋初冬季节是小儿秋季腹泻好发的时节。该病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因显微镜下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也就是一种病毒性肠炎,约占秋冬季节小儿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称作秋季腹泻或轮状病毒性肠炎。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特别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而人乳喂养的孩子较少发病。主要经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常在家庭、幼托所等人群密集地方引起流行。因有不同的血清型,故可以重复感染。该病以全球性、季节性、流行性和自限性为特征。起病急,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常先于腹泻,持续2-3天,同时多数病人在病初常伴有发热及感冒症状,随后的1—2天便开出现喷射状腹泻,大便具有“三多”特点,即量多、水多、次数多。性状多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每日可有5-20次不等,无脓血及腥臭味。常易出现脱水及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重症者可合并有中毒性脑炎、心肌炎、直肠出血和肠套叠等并发症,不及时就医可能出现危险,少数病人可因并发心肌炎发生猝死。小儿患秋季腹泻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大便的性状、次数,有无口干、尿少、口渴、眼窝及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哭闹、精神不振或嗜睡等脱水表现,最好是孩子出现腹泻症状后,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延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补液或者是静脉输液来给孩子补充身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以防病情进行性加重。因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父母只要让孩子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好消化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尿量,一般来说,3—8天就可逐渐治愈,少数小儿腹泻可持续20多天。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秋季腹泻?1、提倡母乳喂养,降低腹泻发病率:因母乳含有特异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2、注意卫生习惯,减少肠道感染机会: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洗干净手,处在哺乳期的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要给小儿养成食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的好习惯。对小儿用的食具应在洗净后用开水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同时注意防苍蝇、蟑螂叮爬。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3、.母乳和人工喂养都应该按时添加辅食,但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4、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因轮状病毒传染性很强,因此要把腹泻的孩子与非腹泻儿分开,在护理病儿、换尿布后、处理吐泻物后必须用肥皂洗净双手,防止交叉感染,吐泻物应用于生石灰拌均匀,静置2小时后倒掉。5、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也是预防秋季腹泻关键之一。
目前国内尚无治疗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愿我们的宝宝健康地度过这多事之秋
疾病概述
本病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中医相关病症
参见积聚、呕吐。
诊断要点
胃肠炎引起的恶心、呕吐通常发病较急,开始多腹部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腹部阵发性绞痛并有腹泻,每日数至数十次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含少量粘液。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寒、头痛等。少数病例可因频繁吐泻,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急性肠炎的发病因素
(1)细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2)物理化学因素
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急性胃肠炎并发疾病
脱水电解质不平衡、肠穿孔、败血症
治疗建议
症状较轻时可自我购买药物治疗:
1.恶心、呕吐时可服用吗丁啉;
2.腹痛时可口服东莨菪碱、颠茄浸膏、溴丙胺太林等。
3.腹泻可用黄连素,如效果不够理想可服用洛哌丁胺胶囊。
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以下中成药:
1.属寒湿型的,宜散寒燥湿,芳香化浊。可服用霍香正气丸、六合定中丸等。
2.属暑湿型的,宜清暑化湿,调理肠胃。可服用暑湿正气丸等。
3.属积滞型的,宜消食导滞和中。可服保和丸治疗。
4.属虚寒型的,宜温中散寒,补益脾胃。可服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
科学用药:
患病后应卧床休息,初24小时给予流持饮食,多喝开水,严重者暂时禁食,症状缓解后可进稀饭。呕吐时可给予胃复安(灭吐灵),每次10毫克,一日2-3次肌注。腹痛时,654-2每次1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或阿托品,每次0.3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或普鲁本辛,每次15毫克,一日三次口服。抗生素应用:因家庭无法测细菌菌种,可按常见细菌感染用药(参阅急性胃炎用药)。病情重者,请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中药治疗:可酌用保和丸、霍香正气丸
注意事项
1.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3.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季节性肠胃炎,顾名思义,其发病时间与季节有关,又称“秋季腹泻”,秋天气候多变,小儿容易受凉,受凉后防御能力削弱,易受病毒感染,就是本病的发病原因。
推荐一文,供你参考:
季节性腹泻—病毒性肠炎
病例:患儿2岁,大便每日3~5次,开始是糊状稀便,粪便中水分多,粪水分离,呈蛋花汤样大便,但无腥臭味,频繁呕吐,高热38℃。上午无尿,不爱吃奶,精神大不如前。
结合季节性,高热,频吐,腹泻,可考虑为病事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尤其是轮状病毒引起,多见于秋季,一般称"秋季腹泻",从目前流行情况看,可延续至冬季。
轮状病毒引起腹泻常伴有高热,且呕吐也较重,因粪便中排出电解质相对少,故常发生脱水。发生未稍循环不良表现轻,但常烦渴喜饮。
病毒性肠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3~5天,很少超过7天。
年龄特征:婴幼儿多见。
粪便性状:病毒性肠炎多为水样便,粪便中水份多,粪水分离,呈蛋花汤样大便,无腥臭味。
病毒性肠炎不必用抗生素。除非呕吐严重,通常不用打针式输液。有时输液治疗不是为了给药,而是为了纠正脱水。
幼儿吃母乳可照吃,除非腹泻严重可先饮少量水再吃母乳,等于减少母乳量口吃牛奶的可适当减少奶量,或将奶中多加水,而总量不变,还可吃酸奶便于消化。病前所增加辅食,如鸡蛋、猪肝等要停吃,但粥和米汤例外,因为它们比奶更好消化。
中医治疗小儿泄泻有独到之外,要找有经验中医辨证施治,最好吃汤药,不可滥用中成药。
以后孩子拉肚子先化验大便,如果是细菌性的就要消炎,否则无需担心,注意饮食调理即可.所谓季节性肠炎较笼统,但可排除是细菌性感染,平时注意腹部保暧,勿食生冷就可以,补充淡盐水是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怕孩子拉脱水.所谓病从口入,少吃外面加工的食物
急性胃肠炎
类 别:内科
概 述: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
病因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沙门氏菌属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菌,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较为常见。
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日3—5次甚至数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诊断依据: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
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
治 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2.中医药治疗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
(4)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预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