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莫乱用降糖药 用药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月28日讯患有肝脏疾病的李女士最近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血糖偏高,于是就服用母亲的二甲双胍降糖药。殊不知,这种做法不妥当,因为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后,容易增加肝脏负担,又可能加重肝组织的损害。

由肝病引发的糖尿病,临床称作肝源性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主要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发生率约为慢性肝病患者总数的10%左右。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两者之间可形成相互影响,甚至引起恶性反馈,严重影响预后。分析原因,肝源性糖尿病并非因胰岛素功能出问题而致血糖升高,而是由于慢性肝病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导致糖耐量降低而致糖尿病并发。又因为肝脏疾病患者需要摄入较多的高糖饮食,从而增加了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的几率。很显然,肝源性糖尿病与原发性糖尿病的机理不同,因此不能盲目服用降糖药,而应该以治疗肝病为主,并努力消除或减少诱发肝病病情波动的各种因素。随着肝病病情的稳定好转,单纯的糖耐量降低及轻度的血糖增高往往随之缓解,并不一定需要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但是,对于血糖增高显著的肝源性糖尿病,则应积极给予降糖治疗。

不过,在选择降糖药时应慎用双胍类或者磺脲类降糖药,以免使肝病“雪上加霜”。肝源性糖尿病治疗最好选择胰岛素,因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和促进肝糖原合成作用。倘若要使用口服降糖药,可选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减少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因肝源性糖尿病多为餐后血糖增高。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使用胰岛素还是使用口服降糖药,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除了控制肝病,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还应长期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疗法,在保证热量的同时,注意限制含单糖较多的食物,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纤维素的摄入。适当运动,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也是防治肝源性糖尿病的积极措施。(裘影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