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的不良反应与预防 用药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感冒药

常见的感冒药特别是西药中的成分一般包括:麻黄碱类物质、抗组胺类成分以及解热镇痛药。

其中,麻黄碱类成分一般常用盐酸麻黄碱或伪麻黄碱。它们通常会引起心跳增快、血压升高和心悸等副作用。

抗组胺药物现在多为马来酸氯苯那敏(俗称扑尔敏),它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微口干、眩晕、恶心、嗜睡。老年病人、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甲亢及高血压病人慎用。癫痫病人忌用。

解热镇痛药物比较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该类药品一般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所以感冒药特别是其中的OTC药品大都比较安全但是使用时切忌重复用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些中成药中也含有以上成分。同时对于有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病人用药应慎重。

抗菌类药物

大家可能都知道打青霉素前要做过敏试验以防过敏性休克。抗菌类药物一般包括抗生素以及具有抗微生物作用的化学合成物质。抗菌药物多为处方药须经医师开具处方方可使用。抗菌类药物不良反应有肾脏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胃肠道反应。

为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 用药前还须注意看药品说明书,要注意如下关键点。

1.看药名、成分。吃药时一定要认准通用名或者化学名,避免重复服药,导致过量中毒。

2.看适应症,也就是药品的作用与用途。一般的药品都会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将使用本品确有疗效的疾病列入适应症范围。此项在一些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常用“功能与主治”表示。服药一定要在适应症范围内,避免错服。

3.看用法与用量。说明书上的药品用量通常指成人剂量,儿童剂量则要根据年龄或体重计算。有些药品也有注明儿童用量的。

4.看不良反应。许多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副作用,除药物本身的特性外,还与用药者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有关。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都会注明,要注意阅读,加强用药的自我监测,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5.看注意事项。为了指导病人安全使用药物,药品都必须列出该药的慎用、忌用和禁用对象。对于具有禁忌症的,绝对不能服用。慎用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小心使用,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同时,还要仔细注意药品的规格、贮藏方法和有效期(保质期、失效期)。

二、记录所有使用后出现不适的药品,以便日后看病时提醒医生。

三、正确对待用药后的不适症状,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因为医师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病人是否继续用药的建议。

四、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用药应特别慎重。看病时多与医生、药师沟通。防止重复用药和药物间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京西院区)副主任药师 谷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