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缺氧后遗症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家小孩现已三个半月,刚出生是被珍断为脑缺血缺氧后遗症,现在表现脚尖着地,下肢肌张力高,现已输入三个疗程脑核素,如何进行治疗

推荐一篇论文,供你参考:

脑多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来源:INTERNET 作者:李永红 李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的多发病及高危病,易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损害青少年健康及家庭的和睦 [1] 。近3年来,临床使用脑多肽营养脑细胞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大大减少了后遗症的产生并使后遗症症状得以缓解。自1999年以来我们运用了脑多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笔者对80例患儿做了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患儿均为新生儿,脑CT提示:斑片状低密度影2叶以上,3叶以下。连续观察他们智力、运动状况3年。采用随机分组法,其中50例为治疗组,采用脑多肽加一般治疗;3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剂量及方法 抽搐缓解后立即加用脑多肽2ml+10%GS2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间隔1周左右,再次肌肉注射脑多肽2ml,每日或隔日1次,1~2月为1个疗程,可再重复使用2~3个疗程。两组患儿均给予输氧、促脑苏醒、改善循环、抗感染、补液及支持疗法,有颅内高压者给予降压,有抽搐者给予镇静、止惊等治疗。

2.2 疗效评价 根据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智力障碍评判。显效:无运动障碍,视听触觉正常,智力达到一般水平;有效:生活能够自理,但肢体活动受限,能与人交流,但反应稍慢;无效:生活无法自理,弱智,无法与人交流。

3 结果

临床使用脑多肽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1] 。我们使用脑多肽冶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脑多肽是健康猪脑(或牛脑)经酶水解制得的无菌制剂,每1ml中含游离氨基酸应为28.08~42.14mg,含总氮(N)应为5.49~6.71mg。可使脑内兴奋和抑制性物质的平衡得以调整,有利于神经系统细胞的修复,从而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受损的脑细胞得到修复,减少脑细胞的进一步坏死。脑多肽还具有类似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的生长。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把神经元粘合一起、转运代谢物质、参与突触传递、参与肽类递质的合成、髓鞘的形成等作用,从而起到代偿已死亡的神经元的作用,促进细胞间的运转,减少运动和智力障碍 [2,3]。我们在临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一般冶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多肽对减少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