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elphi 2005,我一度误解了它的开发代号DiamondBack的意思。那时候的理解是“钻石回来了”,就是说这个产品会让人想起Borland从前那些优秀的IDE来——当然不只是我,很多Delphi社区的人士都不理解这个开发代号——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蛇的名字。但是Delphi 2005确实是我想象中的那块钻石。你可以照着Delphi 2005 Reviewer's Guide的指引去一项一项试用Delphi 2005的新功能,类似重构和SyncEdit之类的小功能确实是很贴心很好用的(除了loading还是很慢,而且需要你打很多补丁)。当然,这是Borland又一次采用年号来命名新产品(本来大家以为会叫作Delphi 9)。
很多用户至今只怕都没有看过上面提及的Delphi 2005 Reviewer's Guide,所以据我所知不知道SyncEdit为何物的人士不占少数。为什么呢?
1. 这本手册是由非Borland人士完成的,而且没有纳入到Delphi 2005的帮助文件中。
2. 大概所有的IDE新特性演示都放在了Borland Conference上面,却没有在BDNtv上面放上录像。Delphi 2006的时候就有相关的录像可下载观看,可见后来Borland还是吸取了教训。详情请看后面的章节。
Danny Thorpe似乎已经流露出了退出的意思,据说没有操刀这一版编译器的编码。不过,新的编译器还是实现了代码Inline和for in循环之类提高执行效率的改进,并且这一改进同时出现在Win32和.NET两个编译器上面。作为Delphi 5/6/7的用户,这时为了追求效率而升级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但是事实是升级人数依然有限。
delphi 2005拥有Delphi for Win32,Delphi for .NET以及C#三重个性,算得上臃肿不堪了。特别是对于我这样游走于Delphi Win32,Delphi for .NET和C#三种个性之间的人来说,启动庞大的IDE就是对自己古旧电脑的折磨。不过当我将机器内存从256M升级到768M之后,这一问题就不那么明显了。因此,我也得出一个结论,Borland产品那时候的定位就是卖给企业级的用户,普通的个体用户根本就不在其考虑之中。
Delphi 2005的补丁也算得上丰富,除了官方三个升级包之外,还有Allen Bauer博客上不那么官方的好几个——这也算是后来Delphi 2006一大堆Hotfix补丁的一点预兆了。总之经过这么多努力,Delphi 2005的IDE可以说达到了及格水平。
ECO II再一次成为了亮点,这个版本不仅加强了对于WinForms开发的支持,甚至支持WebForms(ASP.NET)的开发。可是相关的资料一点也没有增加。所以同流行的Hibernate和Rails相比,ECO还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