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口腔潰瘍已兩個月了, 起初生在咀唇, 一生就十幾粒飛滋, 好了幾次又再番發, 咀唇好番又生到喉嚨, 睇了西醫唔得依家就睇緊中醫, 不過都係咁番發, 驗過血又無事
本人想問下我呢個病係咪叫"復發性口腔潰瘍"? 有咩野方法可以有效醫治?
雖然只係喉嚨痛, 但係我份工係經常要講野, 呢個病已經困擾左我好耐, 攪到我個人好無心機, 只想盡快醫好, 如了解此病者, 請解答, 萬分感激!!!
口腔潰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症狀。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地經歷過。通常,口腔潰瘍經過休息、飲食調節、保持大便通暢等可以自癒,部分患者僅需局部用藥或服用數劑中藥而痊癒,一般不會對全身產生嚴重不良後果。但是如果一個或數個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甚至此起彼伏疼痛難忍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潰瘍(如外陰潰瘍),則要高度重視,因為這種復發性潰瘍很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病———白塞氏病的警示信號。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綜合症或眼、口、生殖器綜合症。臨床上以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症狀三聯症較常見。其中眼部症狀多種多樣,可表現為視力模糊、視力減退、眼球痛、畏光流淚、異物感及飛蚊症等,嚴重者可導致失明。此外還可有關節炎、內臟潰瘍、大血管病變、毛囊炎樣皮疹、皮膚結節紅斑、皮膚針刺後針眼反應等。臨床上主要根據眼、口、生殖器三聯症及皮膚病變、針刺反應來診斷該病。由於缺乏對疾病的整體認識,患者就醫時往往會把各個症狀分別向不同專科的醫生敍述,常常會出現“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局面,以至喪失最佳治療時機。
白塞氏病自古就有,男女均可發病,可見於各個年齡,以35歲後多見,其發生、發展與免疫功能異常密切相關。中醫稱之為“狐惑”,有關文獻中解釋為“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
“狐惑”的發生與肝腎不足,氣陰虧虛,外感濕熱等密切相關。久之,濕熱與氣血相搏,濕、毒、瘀相互膠結,致病情反覆發作,遷延難癒。多年來,我們根據中醫的傳統理論和臨床實踐,對白塞氏病的急性發作期和緩解期,依照不同的證型,分別採取清熱解毒、清利濕熱、解毒通脈、益氣養陰、補益肝腎等治法,結果表明,中醫中藥不僅可以控制潰瘍的反覆發作,而且可以調節免疫功能。此外,我們根據該病病竈小、病位淺的特點,運用錫類散、冰硼散、黃柏和細辛研末局部吹敷,金銀花、甘草等煎湯漱口,野菊花、地膚子、苦參等煎湯坐浴熏洗。臨床實踐證明,採用中藥外用及中藥內服治療白塞氏病,潰瘍的發作頻率、發作個數及疼痛程度多能在一個月左右得到緩解,繼續予以數月中藥治療可進一步控制病情。
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還應該在平時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燒烤油炸和油膩食物,不吃辛辣及熱性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薑、大蒜、煙、酒、羊肉等,忌勞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暢。只要採取正確的態度對待該病,堅持有效的預防措施,積極配合醫生進行中西藥物的聯合治療,就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
復發性的口腔潰瘍稱為「復發性鵝口瘡潰瘍」,好發於頰、唇黏膜、口底及舌頭等非角化的上皮區,通常與個人體質、壓力、熬夜及女性月經前的荷爾蒙變化相關,持續約1~2星期。
而不同於復發性鵝口瘡潰瘍常出現在非角化上皮區,單純◆疹病毒的潰瘍多出現於角化上皮如牙齦及硬【月咢】黏膜,在感染初期先形成數個小水泡,水泡破裂後再形成潰瘍。
一般人如果曾經感染過◆疹病毒,病毒便會住在人體的神經結裡,當身體的免疫力降低,例如感冒時,便伺機感染,不僅在口腔內有潰瘍,更常見於嘴角處,通常於1至2個星期會自我痊癒。
無論是單純潰瘍或病毒感染,均可塗抹表面止痛劑來緩解症狀,含類固醇的口內藥膏可加速外傷性潰瘍及復發性鵝口瘡潰瘍的痊癒,但卻因類固醇會抑制免疫的緣故,反而會加重病毒感染的潰瘍,所以當有口腔潰瘍,未經醫師鑑別診斷前,切勿自行塗抹藥物,以免適得其反。
大部分的口腔潰瘍除了疼痛外,即使不搽藥,最多兩星期就會痊癒,值得特別留意的,反倒是不痛且歷久不癒的潰瘍,一定要就醫檢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阿拉看不懂,虽然侬嘴痛,请说普通话,说清侬的事体,以便大家想法子。
是否伴有心烦、失眠的症状?是否用脑过度?
如果是 可以用 天王补心丸 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饮食不宜辛辣的食物。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