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喝农药自杀今年20周岁,昨天办后事时我看到了他的尸体非常恐怖,全身都是紫红色特别是头部,嘴唇发黑手掌发白,手指头发黑脚底发黄,在给他穿寿衣时,不知怎的嘴里就流出了血,听人说,他到农药店买了一瓶农药和一剂针剂,听人说那针剂吃了就能加快发作速度,他两样加在一起然后喝掉了80%请问当农药发作时他会怎样?会不会疼,会不会很难受,农药在人的体内会产生什么作用以及药物效应?为什么会全身变得紫红色呢
你好!由于不同农药的中毒作用机制不同,其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一般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菊酯类农药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异常。 一般刚服用时会非常难受,毒性发作不久服者丧失知觉,多处于昏迷状态。
有机磷类农药在体内主要作用机理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会破坏脏器和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死亡。氨基甲酸酯的中毒作用机理与有机磷有相同之处,但又与有机磷抑制胆碱酯酶不同的是:氨基甲酸酯侵入机体后,大多不经代谢转化而直接抑制胆碱酯酶,与胆碱酯酶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作用快,恢复快。
农药中毒人死后血液循环突然停止,死前呼吸急促,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来的暗红色到暗紫红色斑痕。有些中毒死者口鼻也会出血。
第一节毒物的概念和分类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毒物是指凡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损坏的较小剂量的化学物质。毒物和非毒物之间的界限取决于剂量大小。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很多药物在一定剂量内是可治病的,但误服或超剂量服用,对机体产生了危害就被称为毒物。
生物体受到一定量毒物作用,而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二、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一)毒物的毒性和剂量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称为毒物的毒性。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关系很大。
毒物的剂量与中毒关系密切,能使机体产生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中毒量,是机体产生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致死量。决定毒物对机体产生作用的是机体对毒物的吸收量。
(二)机体的个体特征年龄、体质、性别等状况的不同以及对毒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差别,使毒物对机体的作用结果不同。
(三)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毒物进入机体一般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血液系统等途径,在吸收和毒性作用的速度上,静脉注射最快,呼吸道途径次之,口服最慢。
三、毒物的体内过程
毒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后排出。
(一)毒物的吸收毒物经胃肠道粘膜或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称为毒物的吸收。
(二)毒物的分布毒物被机体吸收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的过程称毒物的分布。
(三)毒物的排泄毒物及其分解、代谢产物经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毒物的排泄。
四、毒物的分类
毒物分析一般按毒物的理化性质及分离方法分类。
1.气体毒物。
2.挥发性毒物。
3.水溶性毒物。
4.金属毒物。
5.不挥发性有机毒物。
6.农药。
五、检材的采取及保存
(一)检材的采取检材采取适当与否关系着化验的成败。供毒物分析的检材种类很多,如血液、胃肠及内容物、肾脏、中毒者吃剩的食物等。取材时应采取含毒量高的部位。采取中毒检材时,除要求采取无毒检材作空白对照外,还应采取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作已知对照。
(二)检材的保存对于采取的检材必须妥善保存,最好使用清洁的玻璃瓶、干燥的检材可用干净的白纸袋包装。检材均不加防腐剂,冷藏保存。各容器都要封口,加盖印章,并贴标签。
第二节毒物的检验步骤
一、初步试验
初步检验的目的是在消耗少量甚至不消耗检材的情况下,确定检验方向。初步检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颜色和形态、气味、酸碱性、灼烧试验、简易化学试验。
二、毒物的分离、提纯和净化
毒物的分离是指将检材中的毒物与共存于毒物之中的杂质分开的过程。提纯和净化是指在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除去杂质。
三、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检验是确定检材中毒物种类的检验过程。定量检验是测定检材中某种毒物含量的过程。
四、毒物检验的标准化
为了保证毒物检验的质量,制定了各种毒物检验的规范化程序和标准的检验方法,以消除由于各实验室间和个人之间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及个人技术熟练程度的差异而造成的误差,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五、毒物鉴定结论的评断
对检验结果必须全面、细致地分析检验方法和结果的可靠程度,看其是否达到委托鉴定的要求。
第三节毒物的分离、提取、净化技术
一、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法
(一)蒸馏法蒸馏是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在将蒸汽冷凝为液体的联合操作方法。被蒸馏的检材中含有挥发性的微量毒物,在沸腾时部分水和毒物气化,蒸汽冷却即可收集含毒物的水溶液,使毒物和杂质得以分离。
(二)扩散法使密闭容器中挥发性毒物的气体被化学吸附剂吸收,破坏检材中毒物气—液平衡,使检材中毒物不断气化被吸收,直到全部被吸收为止。
(三)顶空法将检材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挥发性毒物将部分气化,进入容器顶部,抽取顶部空气,即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不挥发性毒物的分离提取法
溶剂萃取法应用溶剂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毒物,是分离和提取不挥发性毒物的有效方法,又可分为液—液提取和固—液提取两种方法。
(一)液—液提取
利用分配定律,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浓度比为定值,当检材中的毒物溶解于一种溶剂中,另一种对毒物溶解度大的溶剂可将毒物从第一种溶剂中转移过来,这就是毒物的液—液提取。
(二)固—液提取
固—液提取是指固体吸附剂与水竞争检材中的毒物,即毒物通过吸附、分配、离子交换附着在固体填料上,然后用溶剂将固体填料上的毒物洗脱下来的提取法。
第四节常见毒物的鉴定
一、挥发性毒物的鉴定
挥发性毒物分子量小,是在酸性水溶液中能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毒物。案件中常见的有:氰化物、乙醇等。
(一)氰化物的鉴定
1.毒性及中毒症状。氢化物类毒物是剧毒物质,其毒作用是:氰离子能迅速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止氧化酶的作用,使生物氧化过程中断而迅速死亡。中毒症状为:中毒者血液、尸斑呈鲜红色,脏器淤血、肺水肿等。口服中毒而死者,各体腔及胃内有苦杏仁味。
2.检验。(1)普鲁士蓝实验。(2)吡啶—巴比妥酸实验。
(二)乙醇的鉴定
1.毒性及中毒症状。乙醇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最后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乙醇中毒表现可分为兴奋、共济失调及昏睡三个阶段,昏睡为乙醇的严重中毒症状,并完全失去知觉,颜面苍白,体温下降,呼吸缓慢,最后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2.检验。(1)化学先色法。包括:1)重铬酸钾实验,2)典仿实验。(2)气相色谱法。
二、金属毒物的鉴定
金属毒物的种类很多,在中毒案件中主要是毒性较大的砷、汞、铬等的化合物。金属毒物进入人体后,易与体内蛋白质结合,生成难解离的金属蛋白化合物,因此进行脏器或体液中金属毒物的检验,必须破坏有机质,使金属以盐的形式游离出来。有机质破坏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之分:湿法是用强酸与检材一起加热,强酸将有机质分解,使金属毒物成离子态游离于溶液中,供检验使用。干法是将捣碎的检材在坩埚中挥除水分,再高温灰化,用稀酸溶解,供检验用。
(一)砷化合物和汞化合物的毒性和中毒症状砷化合物的毒作用是,砷与人体的巯基酶有较大的亲和力,使酶失去活性,影响正常的代谢,导致死亡。砷化物被人体吸收后,主要沉积在肝、肾、脾等脏器。慢性中毒则沉积在毛发、指甲、骨骼等上。
汞吸收后易于蛋白质分子的巯基、羧基等牢固结合,而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发生变性,以至坏死,能严重地损坏肾脏的功能。慢性汞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嗜睡、流涎、口中有金属味等。吞服氯化汞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呼吸困难、少尿,血尿、严重的发生尿闭,最后因尿毒症死亡。
(二)砷、汞的检验
1.雷因氏实验。
2.砷、汞的确证实验。(1)升华法。(2)古蔡氏实验。(3)碘化汞实验。
3.定量分析。
三、水溶性毒性亚硝酸盐的鉴定
亚硝酸盐中最常见的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这两种亚硝酸盐为白色或无色的结晶或粉末,因而常被误认为食盐或面碱使用而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大都集中在冬春两季。因有些蔬菜中含有硝酸盐,保存不当或食用不当,细菌作用可使硝酸盐还原变成亚硝酸盐,食用后可中毒。也见于投毒的案例。
(一)毒性和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是一种血液毒,亚硝酸根离子能迅速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功能,引起机体组织严重缺氧,特别是能引起脑、心脏缺氧和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中毒症状:尸斑呈蓝褐色,血液呈酱油色,不凝固。尸检可见气管内有白色气泡。口服大量亚硝酸盐中毒,胃内可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严重者脏器呈棕红色。
(二)定性分析1.格利斯试验。2.安替比林试验。
(三)定量分析格利林试验、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四、气体毒物的鉴定
(一)一氧化碳的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气的210倍,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即与氧竞争,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阻碍了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从而造成机体的缺氧死亡。中毒症状:由于碳氧血红蛋白颜色鲜红,因而中毒者皮肤、黏膜、尸斑、血液和内脏均呈樱桃红色,碳氧血红蛋白在尸体内可保存相当长的时间。
2.定性及定量分析。(1)加热试验。(2)氢氧化钠试验。(3)钯镜试验。(4)可见吸收光谱法。(5)可见导数光谱法。
(二)液化石油气的鉴定
1.毒性及中毒症状。毒性目前不完全清楚。中毒症状,轻者头晕,恶心;重者意识丧失等。
2.检验。液化石油气易从检材中挥发出来而造成损失,检材应低温保存。尽快检验。肺是最好的检材,最好直接放入顶空瓶中密封供检。
五、不挥发性有机毒物的鉴定
不挥发性有机毒物指分子量大,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对人和动物有显著的生理功能,毒性比较大,不挥发的固体有毒物质。不挥发性有机毒物按其性质可分为酸性有机毒物、中性有机毒物、碱性有机毒物。
(一)巴比妥类催眠药的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巴比妥类催眠药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抑制延脑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中毒症状:尸体皮肤呈青紫色,唇、颜面、指甲呈淡蓝色,尸斑明显,各脏器充血,肺水肿等。
2.检验。(1)钴盐试验。(2)铜盐试验(3)薄层色谱法。
(二)吩噻嗪类药物的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毒性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中毒症状与巴比妥类药相似,尸检可见各脏器充血,肺有淤血和水肿等。
2.检验。(1)强酸氧化试验。(2)薄层色谱法。(3)紫外光谱法。(4)气相色谱法。
(三)苯并二氮杂卓类药药物及其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大剂量服用,可致中毒。其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中毒症状与巴比妥类药相同。
2.检验。(1)偶氮色素试验。(2)碘化铋钾试验。(3)薄层色谱法。
(四)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可引起强直性惊厥,大剂量会造成全身骨骼肌痉挛。主要中毒症状是呼吸困难、下咽障碍、知觉过敏、阵发性肌肉痉挛、角弓反张,最后呼吸肌痉挛而窒息死亡。
2.检验。(1)重铬酸钾—硫酸试验。(2)浓硝酸试验。(3)钒硫酸试验。(4)薄层色谱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乌头碱及其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乌头碱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脏,先兴奋,后抑制。中毒症状:全身麻木、恶心、瞳孔先缩小后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尸斑呈暗紫色,心脏内血液不凝固,组织器官有淤血。
2.检验。(1)薄层色谱法。(2)动物实验。
六、农药及其鉴定
(一)有机磷农药及其鉴定有机磷农药是人工合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
1.毒性和中毒症状。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与它的化学结构有关,其毒作用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的积蓄,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肌肉和某些腺体过度兴奋,功能失调。有机磷农药中毒尸斑显著,呈紫红色,口、鼻腔周围有白色泡沫样黏液或痕迹,并可嗅到有机磷农药的蒜臭味。
2.检验。(1)对硝基苄基吡啶试验。(2)偶氮色素试验。(3)薄层色谱法。
(二)氨基甲酸酯及其鉴定
1.毒性和中毒症状。氨基甲酸酯毒性作用与有机磷农药相同,也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但氨基甲酸酯中毒症状消失较快,在几小时内即可消失。中毒症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相似。
2.检验。(1)二氯醌氯亚胺试验。(2)对硝基苯偶氮氟硼酸盐试验。(3)薄层色谱法。
(三)杀鼠药的鉴定常见的杀鼠药有磷化锌、氟乙酰胺和敌鼠强。
1.毒性和中毒症状。磷化锌的毒性作用:口服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产生磷化氢,主要损坏中枢神经系统,腐蚀肠胃,可引起肝、肾损坏,破坏机体代谢。尸检可见血液呈暗红色,心、肺、肝等器官充血或出血。
氟乙酰胺进入机体后变为氟乙酸,破坏机体三羧酸循环,引起代谢过程的紊乱。中毒主要症状是:恶心、头痛、四肢无力、上腹有灼烧感等,最后呼吸抑制而死亡。
敌鼠强主要是破坏机体凝血机能和损坏微小血管,引起内出血。中毒的主要症状:呕血、便血、周身皮肤及黏膜出现散在出血斑,死者内出血严重,血液不凝固。
2.检验。
(1)化学显色法。1)氯化汞或溴化汞试验。2)磷钼酸铵试验。3)硫靛试验。4)三氯化铁试验。
(2)薄层色谱法。
(3)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