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網民 2011-11-07 17:33:24
評論尿路感染反複發作是臨床常見情況,患者甚是痛苦。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爲很多久治不能去「病根兒」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在中醫方面,選用清熱利濕、利尿通淋的中藥和涼血、活血、止血的中藥治標;同時,辨證選用補腎中藥治本。在西醫方面,采用抗生素用7天停7天的方法。兩者相互取長補短,效果頗佳。現將治療方法介紹如下,但在患者具體應用時需要由醫生處方用藥。
方法一
中藥:甘草5克,升麻、柴胡各6克,陳皮、當歸各10克,白術12克,黨參15克,黃芪30克。尿頻、尿急、尿痛明顯伴發熱者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各15克,血尿者加大薊、小薊、蒲公英各15克,小便混濁不清者加川萆薢、澤瀉各10克,有午後低熱、口渴等氣陰兩虛者加生地、黃柏、知母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
西藥:氟哌酸每次口服0.2克,每日服3次。
方法二
中藥:車前子、澤瀉、石葦、桑螵蛸各15克,生地、地丁、茯苓20克,魚腥草30克。發熱者去茯苓、桑螵蛸,加黃柏、茜草各15克,生地20克;腎陽虛者,加續斷、黃芪各20克;腎陰虛者,加枸杞子、天冬各1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一個月爲一療程。
西藥:氨卡青黴素鈉每日4克~6克,靜脈滴注;莨菪片每次20毫克,每日3次口服;蘇打片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以上藥物用至患者尿路刺激症狀消失後停藥。
尿路感染反複發作是臨床常見情況,患者甚是痛苦。筆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爲很多久治不能去「病根兒」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在中醫方面,選用清熱利濕、利尿通淋的中藥和涼血、活血、止血的中藥治標;同時,辨證選用補腎中藥治本。在西醫方面,采用抗生素用7天停7天的方法。兩者相互取長補短,效果頗佳。現將治療方法介紹如下,但在患者具體應用時需要由醫生處方用藥。
方法一
中藥:甘草5克,升麻、柴胡各6克,陳皮、當歸各10克,白術12克,黨參15克,黃芪30克。尿頻、尿急、尿痛明顯伴發熱者加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各15克,血尿者加大薊、小薊、蒲公英各15克,小便混濁不清者加川萆薢、澤瀉各10克,有午後低熱、口渴等氣陰兩虛者加生地、黃柏、知母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
西藥:氟哌酸每次口服0.2克,每日服3次。
方法二
中藥:車前子、澤瀉、石葦、桑螵蛸各15克,生地、地丁、茯苓20克,魚腥草30克。發熱者去茯苓、桑螵蛸,加黃柏、茜草各15克,生地20克;腎陽虛者,加續斷、黃芪各20克;腎陰虛者,加枸杞子、天冬各15克。每日一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一個月爲一療程。
西藥:氨卡青黴素鈉每日4克~6克,靜脈滴注;莨菪片每次20毫克,每日3次口服;蘇打片每次1克,每日3次口服。以上藥物用至患者尿路刺激症狀消失後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