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大多对儿童有副作用 两岁以下避免使用 用药_保健养生

王朝养生·作者佚名  2011-1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3月23日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昨日播出“‘感冒药’风险”,报道称,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感冒药含有会对儿童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成分,严重时有可能造成儿童死亡,建议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要使用感冒药,6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报道说,这些成分目前对成年人是安全的。

近日,来自英国的一则消息,让感冒药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消息称,英国政府下属的药物安全管理机构发现,英国市场上销售的多达69种儿童感冒咳嗽药“没有明显疗效”,且引发的副作用有可能导致儿童死亡。发布这一新闻的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中心还指出,要警惕大多数感冒咳嗽药都含有的15种成分,包括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的伪麻黄碱、麻黄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羟甲唑啉、塞洛唑啉;抗组胺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曲普利啶、抗敏安;抑制咳嗽的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以及用于除痰的愈创甘油醚、吐根剂等。该中心证实,至少5名两岁以下儿童因过量服用感冒药死亡,另有超过100人出现有害反应的严重病例。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这则新闻进行了调查。据了解,目前大部分感冒药均属“非处方药”,消费者可在药店直接购买,无须出示医生处方。专家介绍,这次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列出的容易带来副作用的15种感冒药成分是全世界几乎所有西药感冒药的主要成分,我国的感冒药产品也不例外,都含有这15种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

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出售的感冒西药大多含有上述成分,这些成分的作用或为扩充血管以缓解鼻塞等症状,有的则可以对中枢神经起一定的抑制作用,起到镇咳的作用。专家指出,这些成分都会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伪麻黄碱、麻黄素为代表的使鼻腔黏膜收缩的成分可能对儿童的心血管造成伤害,以氯苯那敏(扑尔敏)为代表的抗组胺剂可能对儿童的神经和心脏系统产生威胁;而以右美沙芬为代表的抑制咳嗽类成分可能引起儿童心血管的严重反应。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市场有所谓专门针对儿童的感冒药,专家说,这些儿童感冒药除了在剂量和配方上与成人的感冒药有所区别之外,其有效成分主要还是这15种成分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家表示,由于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抵抗力较弱,建议两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感冒药,6岁以下儿童要在医生指导下慎用。专家指出,对成人来说,这15种成分目前来看还是安全的。感冒药的这些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上,正常体质的成年人和12岁以上的儿童在患感冒时,可按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选择服用非处方感冒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